[发明专利]控制亚硝酸盐氮提高合浦绒螯蟹循环水养殖存活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8860.6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岩;冯国禄;李书迪;罗金飞;刘珂;方怀义;李伟峰;李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部湾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23K20/147;A23K20/20;A23K50/80;A01K63/04;C02F9/14;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硝酸盐氮 存活率 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 养殖 二氧化氯 离子组成 理化因子 生物滤池 水质指标 传统的 溶解氧 摄食率 挂膜 两组 蜕壳 消毒 攻击 | ||
本发明属于合浦绒螯蟹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亚硝酸盐氮提高合浦绒螯蟹循环水养殖存活率的方法,实验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未挂膜前进行,用0.5mg/L二氧化氯对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消毒;通过添加NaNO2设置0.005、0.05、0.5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两组实验,每组实验进行5d;测定水质指标,计算摄食率和存活率。本发明相比传统的土塘养殖,在蟹公寓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提高养殖的存活率和避免合浦绒螯蟹蜕壳后被同类攻击;同时需要严格控制亚硝酸盐氮浓度,还应保持温度、溶解氧、离子组成等理化因子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浦绒螯蟹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亚硝酸盐氮提高 合浦绒螯蟹循环水养殖存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 爬行亚目、方蟹科、弓腿亚科、绒螯蟹属,主要分布在东经108~109°,北纬23° 以南的广西南部与海洋相通的河流处,以及与这些河流相通的水田、水库、池 塘等。越南东部和雷州半岛西部地区也曾发现过合浦绒螯蟹的踪迹。其肉质鲜 美、营养丰富,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淡水食用经济蟹类,已有学者对其生态特 性、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其人工养殖技术的探究不多。
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约化、高密度、高产高效的水产养殖模式,被认为是 未来水产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养殖密度的增加也会造成水质污染,主要因素是 养殖动物的剩余饵料、粪便以及残骸。一般来说,饲料包含22%~65%蛋白质, 大约只有20%~30%的蛋白质被养殖动物吸收,剩余的大约75%的蛋白质残留在 养殖水体中,这些物质不断被氧化分解导致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积累。亚硝酸盐 氮是氨氮氧化和硝酸盐氮在供氧不足时被还原的产物,当亚硝酸盐氮含量过高 时,水产动物会出现“褐血病”,亚硝酸盐氮含量较低也会使养殖动物抵抗力下降。 现有研究表明,在亚硝酸盐氮为1.076mg/L条件下25d中华绒螯蟹M时期的存 活率为32.5%。亚硝酸盐氮还会影响到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与蜕壳率。
因此亚硝酸盐氮这种环境因子对养殖生物有较大的影响,在进行工厂化循 环水养殖合浦绒螯蟹时十分有必要考虑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养殖合浦绒螯蟹时的亚硝酸盐 氮浓度导致合浦绒螯蟹存活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亚硝酸盐氮提高合浦绒 螯蟹循环水养殖存活率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养殖系统中合浦绒螯蟹亚硝酸盐氮胁迫的测定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优质的合浦绒螯蟹和饲料,实验所用合浦绒螯蟹在养殖蟹盒 内暂养7d驯食;
步骤二:实验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未挂膜前进行,实验开始前使用 0.5mg/L二氧化氯对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消毒;
步骤三:亚硝酸盐氮胁迫的测定实验,通过添加NaNO2设置0.005(对照)、 0.05、0.5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两组实验,每组实验进行5d;
步骤四:测定水质指标,计算摄食率和存活率,通过Excel 2013和SPSS 19.0 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进一步,步骤一中,合浦绒螯蟹选取肢体健全、活力良好、平均体重在30~40 g的个体。
进一步,步骤一中,饵料为蟹配合饲料,粗蛋白为36%。
进一步,步骤一中,二氧化氯的有效成分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部湾大学,未经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螃蟹生态养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稻、小龙虾、鸭、螃蟹共生轮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