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信息载体数据卡的数据读取装置以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8625.9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3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栋;陈海涵;张义锦;庄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19/077;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载体 数据 读取 装置 以及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信息载体数据卡,通过在现有技术中添加近场通讯模块作为卡片防伪校验,防止被复制,提高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条形码结合IC芯片来关联用户个人信息,满足不同的采集模块的需求。对应的数据读取装置,通过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IC卡插座以及近场通讯模块可实现对卡中包含的数据的识读,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镜头模组与斜设置在数据卡插拔通道上方的反射镜配合使用,在壳体较小的内部空间内,缩短镜头模组的成像光路距离,使得图像传感器能够完整的捕获长度较长条形码,并需改变原有的此寸,在原有的插卡使用的基础上,增加条形码和近场通讯的功能,而无需改变用户插卡的使用习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卡的数据读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信息载体数据卡的数据读取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条形码作为常用的信息载体,从传统工业、物流、商品行业应用转向民用。条形码支付、条形码身份信息等应用不断井喷。条形码作为传统IC卡、RFID、磁条卡的重要补充信息载体,使用频率越来越频繁。条形码将字符信息转换为机器可识别的黑白条空,提升了机器识读的通行性。同时比直接的字符印刷隐私性要更为良好。
一些国家地区的居民信息卡(简称ID卡)、我们国家部分地区的市名卡、一些单位机构的员工卡,在磁条卡和/或IC卡的卡种上逐渐无法满足信息安全与信息数量的需求了。因此需要附加存储信息的载体模块和验证信息的模块,通过增加条形码信息和满足近场通讯(NFC)功能的识读将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案。要识别条形码信息以及具有近场通讯功能,需要对现有的IC卡数据识读机具做升级或替换。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自带的数据接口通过线缆附接一个条形码读取装置以及添加一个近场通讯模块,通过三个独立的终端组合使用。这是目前成本较低的一种升级方式。不过,有些数据卡数据读取装置,需要嵌入一些上位机设备使用,如售货终端、存取款终端、身份信息查询打印终端等等。由于这些终端体积、各模块安装位置及尺寸已经固化。通过外部线缆附接条形码读取装置和NFC模块较为困难。并且要实现数据卡不同模块信息的识读,需要插卡、手持数据卡接触近场通讯模块、手持数据卡将条形码对准条形码识读装置并以一定的距离对准镜头识读。用户使用过程较为繁琐,与常规的插卡使用习惯不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信息载体数据卡及其数据读取装置,在不改变原有数据卡的数据读取装置的体积的情况下,将条形码读取装置和近场通讯模块集成在数据读取装置的壳体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信息载体的数据卡,数据卡呈矩形,包含:
IC芯片,所述IC芯片设置在所述数据卡的表面,所述IC芯片记录用户个人信息;
近场通讯单元,所述进场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数据卡内;所述近场通讯通讯单元记录数据卡信息,用于数据卡防伪验证;
条形码,所述条形码印刷在所述数据卡的表面,所述条形码为用于查询用户个人信息的编码转换符号。
一种多信息载体数据卡的数据读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插卡口,沿着插卡方向设置有框架,所述插卡口和所述框架内构成一数据卡插拔通道;
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通信接口,与上级设备电联接;
IC卡插座,所述电路板上电联接有IC卡插座,所述IC卡插座与插入的数据卡一侧的表面的IC芯片相接触,进行数据通信;
近场通讯模块,联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近场通讯模块与所述插入的数据卡产生感应电压,进行数据通信;
条形码识读模块,进一步包括:
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包含至少一片镜片,所述镜头模组在镜片后部安装有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接,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电路板的夹角范围在70度-100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