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地下水回收利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68032.2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6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豫;张镕亮;张怡珏;马占奇;李英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利用 地下水 建筑工程 一级沉淀池 储水箱 洗车 净化 水泵 水资源 回收 过往车辆 建筑基坑 净化装置 直接排放 降水井 节约 分层 沉淀 清洗 储存 上层 | ||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回收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工程地下水回收利用方法,针对现有建筑工程地下水直接排放,严重浪费水资源,不利于循环发展问题,现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包括一种建筑工程地下水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水泵将建筑基坑降水井中的水抽入一级沉淀池中进行一级沉淀,通过水泵将一级沉淀池中的上层水抽入洗车用储水箱中储存,洗车用储水箱中的水用于对过往车辆进行清洗。本发明不仅能够针对不同使用情况来回收利用建筑工程地下水,实现分层次回收利用,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避免对水进行不必要的净化,节约成本,且采用特定结构的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不仅能够对水进行净化,降低了回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水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坑工程技术的发展,当前基坑支护有向越来越深的方向发展,基坑降排水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地下水丰富的南方地区,降排水量特别大。目前,基坑主要是采取开挖集水明排方式,有的基坑开挖面积大,地下水特别丰富,主要采取降水井超前降水,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降水,基坑水主要是通过市政排水管排放出去,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利用这一水资源;一方面施工用水主要是市政自来水,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基坑地下水通过市政排水管当成废水排出去,这样就造成了基坑地下水的资源浪费,增加了工程造价的成本,也不利于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水回收利用方法,解决了现有建筑工程地下水直接排放,严重浪费水资源,不利于循环发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水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水泵将建筑基坑降水井中的水抽入一级沉淀池中进行一级沉淀,通过水泵将一级沉淀池中的上层水抽入洗车用储水箱中储存,洗车用储水箱中的水用于对过往车辆进行清洗;
S2,通过水泵将洗车用储水箱中的水抽入二级沉淀池中进行二级沉淀,通过水泵将二级沉淀池中的上层水抽入地面降尘用储水箱中储存,地面降尘用储水箱中的水用于对地面进行降尘;
S3,通过水泵将地面降尘用储水箱中的水抽入一级净化装置中进行一级净化,一级净化后的水通入消防用水箱中储存,消防用水箱中的水用于消防灭火;
S4,通过水泵将消防用水箱中的水抽入二级净化装置中进行二级净化,通过水泵将二级净化后的水通入砌筑用水箱、施工中混凝土养护水箱、混凝土试块养护水箱中储存,砌筑用水箱中的水用于墙体砌筑,施工中混凝土养护水箱中的水用于对施工中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试块养护水箱中的水用于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养护。
优选的,所述一级沉淀池和所述二级沉淀池中的下层污泥均通过污泥泵抽入污泥池中进行厌氧处理。
优选的,所述一级净化装置和所述二级净化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一级净化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固定有横向的隔板,隔板上均布有通水孔,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电动缸,且两个电动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有与箱体匹配的盖板,所述箱体内置有位于隔板下方的蜂窝活性炭,且箱体的下端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箱体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位于隔板的上方,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安装箱,且安装箱的顶部固定有倒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动安装于盖板上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下端伸入箱体内并固定有网格支撑架,网格支撑架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网格支撑架上固定套装有过滤袋,且网格支撑架的下端设有固定于箱体内的聚水器。
优选的,所述聚水器的形状为圆锥形,且聚水器位于隔板的上方,且聚水器的上端位于网格支撑架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有横向的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有固定于箱体上的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