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7148.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翟红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红鹰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为数据 匹配 智能匹配 区块 差异数据 共享数据 匹配结果 预警信息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 匹配请求 数据推送 用户匹配 预警条件 预设 欺诈 指令 输出 响应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获取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并响应匹配请求指令,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是否匹配;若匹配,生成匹配结果数据,并将所述匹配结果数据推送至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生成共享数据;根据所述行为数据与所述共享数据生成差异数据,并判断所述差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预警条件;若满足,输出预警信息。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能够实现用户之间精确匹配,并提供匹配预警信息,降低用户匹配中受欺诈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出于特定的目的,每天都会主动或被动的结识新的面孔。在选择朋友、爱人、业务伙伴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情感成本和金钱来了解和感知对方。并且,双方的了解程度,将会直接影响最终目的的达成。
区块链-原始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它包含一张被称为区块的列表,有着持续增长并且排列整齐的记录。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时间戳和一个与前一区块的链接:设计区块链使得数据不可篡改,一旦记录下来,在一个区块中的数据将不可逆。
相关技术中,对于如何减少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熟悉和匹配所花费的成本,缺乏设计有效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巨大,减少沟通和熟悉所花费的成本意思,尤为重大。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装置和方法,用户之间匹配不精确且缺乏风险预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
获取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并响应匹配请求指令,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是否匹配;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匹配时,生成匹配结果数据,并将所述匹配结果数据推送至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生成共享数据;
根据所述行为数据与所述共享数据生成差异数据,并判断所述差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预警条件;
当所述差异数据满足所述预警条件时,输出预警信息,其中,所述预警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预警信息和/或第二用户的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生成共享数据的步骤之后;
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共享数据。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生成共享数据的步骤之后;
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匹配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用户的行为数据,响应匹配请求,并判断所述第三用户的行为数据与所述共享数据是否匹配;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行为数据与所述共享数据匹配时,生成匹配成果数据,将所述匹配成果数据推送至所述第三用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生成共享数据的步骤之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红鹰,未经翟红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7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表格大数据导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