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前挡感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6474.3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邓丹平;罗志根;万超;徐浪;黄斌;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4 | 分类号: | B21D45/04;B21D37/1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缓冲 感应开关 模具 安装基座 感应装置 信号传递 前挡 汽车制造领域 部分固定 辅助气缸 汽车模具 信号连接 有效感应 油压机 保证 导杆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前挡感应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物料接触活动的缓冲部分、带有感应开关的气缸部分和安装基座,缓冲部分通过连接块与气缸部分连接,气缸部分固定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缓冲感应开关和气缸感应开关分别与模具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前端缓冲部分,使物料有效感应到位,既保证物料产品质量,同时又有效将信号传递;通过两侧导杆辅助气缸运行,实现气缸运行平稳,从而保证整个机构有效稳定,保证机构使用年限长久。有效的解决了模具与物料、油压机之间的信号传递感应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前挡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工厂,汽车外覆盖件冷冲压制件,单个制件通过包合、焊接、螺钉连接、铆接等方式进行组合各种分总成和总成系统。其中,包边工艺一般用于装配零件的内、外板(通常是开启件),这是一种将零件上冲压产生的上翻边或下翻边压平后,使零件的内、外板连接在一起的装配工艺(通过折弯)。包边模具设备与油压机之间需要各种PLC信号连接及控制,其中涉及物料放置到位感应信号需要使用一种机构进行连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充分考虑机构运行平稳、使用年限长、安全风险低、模具与油压机之间信号连接传输稳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前挡感应机构,实现模具与物料、油压机之间的信号传递感应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具前挡感应装置,包括缓冲感应部分、气缸部分和安装基座;所述缓冲感应部分,包括缓冲块、缓冲块安装块、缓冲限位块、缓冲块感应开关和连接块I,连接销I固定安装所述缓冲块和所述缓冲块安装块,缓冲连接件通过缓冲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缓冲限位块上并与安装在所述缓冲块上所设有的连接销II活动配合;所述缓冲块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缓冲限位块上;所述连接块I通过连接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缓冲限位块上。
所述气缸部分包括气缸、气缸感应开关、导杆和连接块II,所述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气缸上,所述气缸两侧设置导杆,所述导杆固定在导杆安装座上,所述气缸固定在气缸安装座上,所述气缸通过气缸限位组件、所述导杆通过导杆限位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II上。
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杆、支撑横杆和气缸安装面板,所述气缸安装面板倾斜安装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横杆上,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所述缓冲感应部分和气缸部分通过所述连接块I和所述连接块II,所述气缸部分通过导杆安装座和气缸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支撑杆和支撑横杆焊接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安装座导杆孔内设有光滑铜套。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限位组件和所述导杆限位组件用于限位控制气缸活塞杆和所述导杆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II为L型。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为尼龙块。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感应开关和所述气缸感应开关信号连接模具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I和所述连接块II通过限位件进行连接固定,该限位件为固定螺母和螺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模具开动,物料推进模具内侧接触到缓冲块,再触发缓冲感应开关信号,得到信号传递到模具PLC控制器,将信号传递至气缸感应开关,得到信号的气缸,产生缩回运动,同时带动两侧的导杆运动,将前挡缓冲感应机构推至静止位置时;待模具运动信号全部完成,物料退出模具内侧,模具PLC控制器传输信号至气缸感应开关,得到信号后,气缸活塞杆进行运动,带动导杆及缓冲部分进行运动至指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6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