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RH生产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65800.9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波;聂高升;于艳丽;金慧珠;吴钦勇;曹银波;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00 | 分类号: | F16K31/00;C21C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 地址: | 3158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网 蒸汽调节阀 蒸汽压力 阈值时 蓄热器 蒸汽阀 炼钢 生产需求 蒸汽回收 汽缸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RH生产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的控制方法,根据生产需求分别按照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进行切换;其中,第一模式为:RH不处理时,当汽缸蒸汽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关闭,否则,PLC控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打开;第二模式为:RH处理时:当蓄热器压力大于第二阈值,且外网蒸汽压力小于第三阈值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阀打开;当蓄热器压力小于第四阈值,或外网蒸汽压力大于第五阈值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阀关闭。本发明提高了蒸汽回收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调节阀的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炼钢RH生产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RH开始生产送外网蒸汽调节阀由操作员手动控制关闭,由于RH生产需要大量蒸汽,RH开始生产蓄热器要足够的蒸汽,所以RH开始生产需要操作员手动控制关闭,这种情况不利于蒸汽回收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炼钢RH生产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的控制方法,提高蒸汽回收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炼钢RH生产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的控制方法,根据生产需求分别按照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进行切换;其中,第一模式为:RH不处理时,当汽缸蒸汽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关闭,否则,PLC控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打开;第二模式为:RH处理时:当蓄热器压力大于第二阈值,且外网蒸汽压力小于第三阈值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阀打开;当蓄热器压力小于第四阈值,或外网蒸汽压力大于第五阈值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阀关闭。
所述第一阈值为1.1MPa。
所述第二阈值为1.6MPa。
所述第三阈值为1.0MPa。
所述第四阈值为1.4MPa。
所述第五阈值为1.2MPa。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将转炉蒸汽引入RH炉进行生产,可有效解决限制生产品种钢的瓶颈,在节能降耗及保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和适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炼钢RH生产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的控制方法,根据生产需求分别按照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进行切换;其中,第一模式为:RH不处理时,当汽缸蒸汽压力大于1.1MPa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关闭,否则,PLC控制送外网蒸汽调节阀打开;第二模式为:RH处理时:当蓄热器压力大于1.6MPa,且外网蒸汽压力小于1.0MPa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阀打开;当蓄热器压力小于1.4MPa,或外网蒸汽压力大于1.2MPa时,PLC控制送外网蒸汽阀关闭。
本发明使用时需要将程序预先输入至计算机,当RH开始生产时,操作员在HMI上点RH开始生产按钮,RH开始生产后蓄热器送外网蒸汽调节阀可自动调节至目标设定压力值,保证了调节过程的标准化,同时整个过程由PLC自动控制,降低了由操作员手动控制引起蓄热器频繁放散浪费蒸汽,大大提高了蒸汽回收量。
不难发现,通过上述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在RH生产时能够使用内网转炉蒸汽,如有余量,亦保证能正常外送,在RH不生产的情况下,亦能保证内网转炉蒸汽向外输送。
本发明的预计收益效果如下:
转炉回收蒸汽按照83.70元/吨蒸汽,RH生产率按照10%(近期数据),炼钢总产量按照370000吨/月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