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花机针板装卸用的小车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5608.X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张和中;侯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板 车体 接应机构 后托架 花机 小车结构 侧上部 装卸 简易运输工具 保障安全 机械装配 检修作业 行走机构 前托架 墙板 探入 左端 肢体 | ||
一种刺花机针板装卸用的小车结构,属于刺花机械装配及检修作业用的简易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一车体,在该车体的前侧上部固定有一车体针板前托架,而在车体的后侧上部固定有一车体针板后托架,该车体针板前、后托架彼此对应,且车体针板前、后托架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针板腔,在车体的左端底部以及右端底部各设有一对车体行走机构,特点:还包括有一针板接应机构,该针板接应机构在对应于针板腔的位置设在车体上。由于在车体上设置了针板接应机构,可由该针板接应机构探入刺花机墙板而得以显著缩小车体与针板之间的距离并且能方便、快捷以及平稳地将针板挪移至车体针板前、后托架之间,既可避免损及针板,防止伤及操作者的肢体而得以保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刺花机械装配及检修作业用的简易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花机针板装卸用的小车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针板是刺花机的重要部件,在使用状态下,用于将刺花针排置(即排布)在针板上,并且依据工艺需要,通常针对不同的花型产品对针板上的刺针重新排布。还有一种情形是:当针板上有刺花针发生弯曲、断裂、磨损之类的损坏情形时,需对损坏的刺花针更换,否则会影响刺花质量。不论是对针板排针还是对损坏的刺花针更换,都需将针板与针梁即活动针梁分离,对此可参见在结构上具有借鉴意义的CN105420932A推荐的“针刺机的针板夹紧机构”。
已有技术在针板与针梁分离后通常由多位操作者(工人)将针板抬运或者借助于检修车运送至排针或换针工位实施排布或换针,这种作业方式的欠缺之一,操作者的作业强度大并且投入人力多;之二,不论是在装卸还是在运送过程中,存在针板上的刺针伤及操作者肢体之虞;之三,作业效率低。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针板装卸相关的小车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3805945U介绍有“一种针刺机针板检修车”,该专利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上述欠缺并且客观上能兑现在说明书第0006段记载的诸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针刺机针板方便地存放和转运而不会对针板造成损坏的长处。但是该CN203805945U因结构过于简单而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车辆即专利所称的检修车抵达针刺机所在位置时,由于车辆与针刺机之间不可能无缝对接,具体地讲,车辆朝向针刺机的一端端部即端面与针板朝向车辆的一端端面之间存在着针刺机墙板的厚度以及车辆与针刺机墙板之间的间隙之和的距离,因而将针板挪至车辆的过程仍然是艰苦而费劲的并且稍有不慎还会损及针板乃至操作者的肢体。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缩小小车与针板之间的距离而得以方便、快捷地将针板挪移至小车并且既可避免损及针板又能防止伤及操作者肢体的刺花机针板装卸用的小车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刺花机针板装卸用的小车结构,包括一车体,在该车体的前侧上部固定有一车体针板前托架,而在车体的后侧上部固定有一车体针板后托架,该车体针板前、后托架彼此对应,并且车体针板前、后托架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针板腔,在车体的左端底部以及右端底部各设置有一对车体行走机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针板接应机构,该针板接应机构在对应于所述针板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左端具有一车体左前立柱和一车体左后立柱,该车体左前、后立柱彼此前后对应;在车体的右端具有一车体右前立柱和一车体右后立柱,该车体右前、后立柱彼此前后对应,并且所述车体左、右前立柱彼此左右对应,而所述车体左、右后立柱彼此左右对应,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左端底部的所述一对车体行走机构分别与车体左前、后立柱的底部固定,而设置于车体的右端底部的一对车体行走机构分别与车体右前、后立柱的底部固定;所述车体针板前托架固定在所述车体左前立柱与车体右前立柱的顶部之间;所述车体针板后托架固定在所述车体左后立柱与车体右后立柱的顶部之间;所述的针板接应机构的左端对应于所述车体左前、后立柱之间,而针板接应机构的右端对应于所述车体右前、后立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水取样器玻璃管装配的常开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