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更换矿井提升首绳过程中翻绳的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65425.8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贾福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三森威尔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9/02 | 分类号: | B66B1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湘群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常州市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绳 绳头 提升机 翻绳 旧绳 断开 矿井提升 施工工艺 停止运转 首绳 井口 井口位置 换绳 正向 解开 剥离 下放 保留 施工 恢复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换矿井提升首绳过程中翻绳的施工工艺,其步骤包括:断开需要更换的旧绳与容器Ⅰ之间的连接,同时在容器Ⅱ侧断开需要更换的旧绳;将新绳的绳头与容器Ⅱ侧断开的旧绳的绳头连接;将容器Ⅰ下放,新绳的绳头随提升机运行,当新绳的绳头到达容器Ⅰ侧井口位置时,提升机停止运转;解开新绳绳头与旧绳的连接,并将新绳剥离提升机,新绳绳头保留在容器Ⅰ侧井口处;提升机正向运行,将容器Ⅰ上提,当容器Ⅰ到达井口水平时,提升机停止运转;将新绳绳头与容器Ⅰ连接,同时恢复新绳与提升机之间的配合,翻绳完成。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减少前期准备事项和辅助工作,缩短翻绳的时间,从而提高整体换绳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更换矿井提升首绳过程中翻绳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摩擦提升作为立井提升的重要形式,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为保证摩擦提升安全可靠,更换提升绳是保证提升安全的重要工作。在更换提升首绳的施工工艺中,翻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将新绳的绳头从一侧容器牵引翻越提升机、天轮等至另一侧容器,并与该侧容器连接。目前,普遍使用的翻绳工艺是保持提升机静止,在井口设置牵引绞车,利用牵引绞车上的牵引绳将新绳绳头从一侧容器牵引翻越至另一侧容器。该工艺前期准备事项和辅助工作较多,施工的时间长,效率低。
在此背景下,改进换绳过程中翻绳的施工工艺,减少翻绳的施工时间是十分必要的,翻绳工艺的改进可以提高整体换绳施工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更换矿井提升首绳过程中翻绳的施工工艺,以提高翻绳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更换矿井提升首绳过程中翻绳的施工工艺,包括:
步骤S1:断开需要更换的旧绳与容器Ⅰ之间的连接,同时在容器Ⅱ侧断开所述需要更换的旧绳;
步骤S2:将新绳的绳头与容器Ⅱ侧断开的旧绳的绳头连接;
步骤S3:提升机反向运行,将所述容器Ⅰ下放,所述新绳连续向井口内放送,将需要更换的旧绳从容器Ⅰ侧向井口外牵引,新绳的绳头随提升机运行,从容器Ⅱ侧翻越提升机至容器Ⅰ侧,当新绳的绳头到达容器Ⅰ侧井口位置时,提升机停止运转;
步骤S4:解开新绳绳头与旧绳的连接,并将新绳剥离提升机,使新绳不再随提升机运行,新绳绳头保留在容器Ⅰ侧井口处;
步骤S5:提升机正向运行,将所述容器Ⅰ上提,当容器Ⅰ到达井口水平时,提升机停止运转;
步骤S6:将新绳绳头与容器Ⅰ连接,同时恢复新绳与提升机之间的配合,使新绳可随提升机运行,翻绳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绳、放绳动作均通过换绳装置完成。通过换绳装置完成收绳、放绳动作,进一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换绳时间,提高了换绳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容器Ⅱ侧的井口处设有导绳轮,所述导绳轮布置于所述换绳装置的前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新绳从放绳绞车放出,所述放绳绞车上安装有新绳的绳盘。放绳绞车配合换绳装置工作,使换绳过程更加有序地进行。
更进一步地,翻绳前,需要更换的旧绳已回收至井口外,容器Ⅱ位于井底平台处,另一侧容器Ⅰ位于井口平台处。
更进一步地,采用所述翻绳工艺时,在一个换绳循环中,更换的提升绳数量为一根或多根,但更换的提升绳数量小于全部提升绳的数量。
更进一步地,当更换的提升绳数量为多根时,所述更换的提升绳对称选取。对称选取更换的提升绳,有利于整个装置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三森威尔矿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三森威尔矿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层电梯的配重块分离挂接系统
- 下一篇:乘客输送设备的驱动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