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专利证券化交易支持系统及其交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65162.0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蔚;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50/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刘珊珊 |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专利 证券 交易 支持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专利证券化交易支持系统及其交易方法,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ABS生态信任机制,将区块链与专利资产证券化结合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专利证券化平台。SPV平台作为特殊目的公司通过真实销售、破产隔离,将专利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状况隔离。SPV将对不同的专利资产进行评估并打包,再通过信用评级、信用增级机构的处理,交由承销商发售证券。每次专利被授权,资金流入SPV;SPV再按照预先规定,定期向投资人付利息、偿还本金给投资人。本平台相关资产信息和现金流将写入区块链,能够获得可追溯和可验证的历史记录以及可预测、稳定的未来现金流,同时有效解决底层资产不透明的问题,实现在线沟通流程简化以及监管机构的穿透式监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专利证券化交易支持系统及其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资产证券化交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以专利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交易却未有实质发展。现有的一些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大多由于固定资产少、底子薄,并且缺乏可靠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赖从而成功融资贷款,通过专利证券化,企业可以将专利的未来收益权为担保发行证券为企业融资。我国专利证券化还处于探索阶段,专利证券化平台系统较少,现有的专利证券化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布号为CN1093601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产通正话的证券产品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主要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提升了灵活性和动态可扩展性,降低了用户的各种费用,并对风险进行智能化处理。但是并没有对无形资产(专利)证券化提供实质思路。公布号为CN10548813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实现专利证券化的系统”,其利用getHTTPPage方法的抓取技术再结合数据库技术,通过合法的数据获取而低成本高速度地实现专利证券化,但是并不能解决专利资产流动性差的问题,也无法保证信息对称。
专利证券化市场本身同时也存在许多痛点,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专利资产流动性差,难以把知产转化为资产。(二)过程繁复,运作周期长: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无论是资产评估还是资产打包,都牵涉到各个参与方的利益,传统的方式是通过谈判来协调各方,整个业务环节涉及数十种支持文件,制作过程反复修改,审核发文耗时间,效率低。(三)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主要是底层资产不透明。底层资产是打包的资产,里面的资产质量不一,有好有坏,而且信息不对称,专利资产证券化(IPBS)的投资者很难分清楚每笔资产的质量究竟如何。(四)风险监管方面不完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专利资产流动性差、过程繁复、运作周期长、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风险监管不完善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专利证券化交易支持系统及其交易方法,本发明将相关资产信息和现金流将写入区块链,利用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技术,从而实现联盟链上的专利资产证券化与交易。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专利证券化交易支持系统,包括:
设置在区块链中的用户节点、SPV平台节点、信用评级机构节点、信用增级机构节点、承销机构节点,用户节点包括专利持有人节点和专利购买人节点;SPV平台节点经营多个专利池,专利持有人将自己的专利上传至SPV平台节点,投入到专利池中,专利池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池内规则进行自动化交易;SPV平台节点作为特殊目的公司通过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将专利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状况隔离,通过获取专利池中的交易数据预测未来现金流,对不同的专利资产进行评估并打包,再通过信用评级、信用增级机构的设计证券,交由承销商发售证券,由投资人进行投资。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专利证券化交易支持系统的专利证券化交易方法,包括步骤:
(1)在区块链上创建用于参与专利交易的用户节点、SPV平台节点、信用评级机构节点、信用增级机构节点、承销机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