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连接件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3811.3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4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任鑫;苟若雅;史雨桐;韩传镇;王仕龙;张相玉;王鑫源;钱程;韦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连接件 环状结构 泊松比 摩擦力增加 圆柱体连接 管状结构 施加压力 杯盖 笔帽 商用 向内 绳子 收缩 施加 外围 | ||
1.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具有负泊松比效应连接件,该连接件外围包裹管状结构外管,管状结构外管表面为周期性排列孔洞结构,并与外管相接的两个环状结构和内部圆柱体配合;
所述管状结构外管上的孔洞结构形状包括椭圆形、三角形和多边形;
所述管状结构外管的直径D1与内部圆柱体直径D2满足关系:1<D1/D2<1.1;
所述环状结构的外直径D与管状结构外管的直径D1满足关系:1<D/D1<1.5;
所述管状结构外管长度H与内部圆柱体长度L满足关系:0.5<H/L<2;
所述连接件外管壁的外管厚度和外管长度满足关系:0.20>外管厚度/外管长度>0.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连接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依据实际的使用情况,确定此连接件各组成部的尺寸,包括管状结构外管和内部圆柱体的形状和尺寸;
2)设计管状结构外管具有周期交替的孔洞结构的分布、形状和大小;
3)根据设计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管状结构外管,该连接件的连接方法新颖且操作简单,符合实际使用需要;
4)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两个环状结构和内部圆柱体进行制作与加工,并连接环状结构和管状结构外管,完成该连接件的整体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38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