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洗涤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3740.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张钊;朱元清;冯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洗涤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船舶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柜、精滤装置、吸附装置、脱盐装置;缓冲柜上方设置洗涤废水入口,洗涤废水入口旁设置絮凝剂入口,缓冲柜内部安装上层粗滤滤网和下层粗滤滤网,上层粗滤滤网和下层粗滤滤网搭接在一起将缓冲柜内部隔成第一次粗滤空间和第二次粗滤空间,上层粗滤滤网和下层粗滤滤网均为斜下方式布置,上层粗滤滤网下端处设置边缘隔板,边缘隔板的端部与缓冲柜侧壁相接触,边缘隔板下方的缓冲柜侧壁上开设粗滤废水出口,边缘隔板上方的缓冲柜侧壁上开设上沉积出口,缓冲柜底部开设下沉积出口。本发明装置工艺流程合理,明显地延长了滤网以及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是一种真正的船舶洗涤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船舶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物,其中主要成分为NO和SO2,NO和SO2对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将柴油机排放废气中的SO2和NO有效脱除是使船舶能够满足国际公约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湿法洗涤是一种公认的、能够有效脱除废气中SO2的技术。
由于船舶废气的成分复杂,洗涤废水的水质成分十分复杂,国际公约对于船舶洗涤废水的pH、多环芳烃(PAH)值、浊度值以及硝酸盐的含量等都有明确的限制标准。硝酸盐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类,在废水处理装置中有效脱除硝酸盐的难度极大,此原因限制了湿法洗涤技术在脱硝方面的应用。目前关于船舶洗涤废水处理的技术普遍存在工艺流程复杂、使用寿命短、能够处理的成分比较单一以及能耗较高等技术缺陷。
在申请号为201710553986.9的专利《一种船舶湿法烟气脱硫洗涤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中采用铁碳微电解絮凝的方法对洗涤水进行絮凝处理,其系统会消耗一定的电能,并没有对洗涤废水中的可溶性盐进行有效脱除,限制了其在湿法脱硫脱硝SO2和NOx一体化技术中的应用。
在申请号为201720031505.3的专利《船舶废气洗涤水处理装置》中采用的滤料为预处理过的核桃壳,由于船舶洗涤废水的水质十分差,会导致系统频繁地更换滤料,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废水经过每个处理装置的时间较短,很难保证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寿命长、废水成分处理充分的船舶洗涤废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船舶洗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缓冲柜、精滤装置、吸附装置、脱盐装置;所述缓冲柜上方设置洗涤废水入口,洗涤废水入口旁设置絮凝剂入口,缓冲柜内部安装上层粗滤滤网和下层粗滤滤网,上层粗滤滤网和下层粗滤滤网搭接在一起将缓冲柜内部隔成第一次粗滤空间和第二次粗滤空间,上层粗滤滤网和下层粗滤滤网均为斜下方式布置,上层粗滤滤网下端处设置边缘隔板,边缘隔板的端部与缓冲柜侧壁相接触,边缘隔板下方的缓冲柜侧壁上开设粗滤废水出口,边缘隔板上方的缓冲柜侧壁上开设上沉积出口,缓冲柜底部开设下沉积出口。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第二次粗滤空间里设置净水挡板,净水挡板之间形成蛇形通道,净水挡板的端部设置折流转向板。
2、所述精滤装置包括精滤柜,精滤柜内部被隔成上方精滤空间和下方滤油空间,精滤空间的上方设置喷嘴,喷嘴喷射的方向为左侧和右侧,喷嘴喷射的两个方向各设置一个精滤滤网,左侧精滤滤网与其左侧精滤柜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精滤空间,右侧精滤滤网与右侧精滤柜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精滤空间,第一精滤空间上方设置第一压缩空气入口,第一精滤空间下方设置第一排水口,第二精滤空间上方设置第二压缩空气入口,第二精滤空间下方设置第二排水口,上方精滤空间的底部连通污泥储存柜,下方滤油空间里安装滤油带,滤油带连接刮油刷,下方旅游空间连通油污储存柜,下方滤油空间的侧面设置精滤废水出口。
3、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柜,吸附柜里设置吸附剂,吸附柜上层设置洗涤废水吸附柜进口,吸附柜下层设置吸附废水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3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