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光拍摄过程中的检测位置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3390.4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何香颖;张军;侯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晓智未来(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拍摄 过程 中的 检测 位置 自动 校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光拍摄过程中的检测位置自动校准方法,包括信号源、存储器、处理器和执行机构,自动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信号源获取检测位上人体的RGBD图像;S2、存储器存储RGBD图像信息以及若干预设校准数据;S3、处理器对RGBD图像信息进行处理;S4、处理器向执行机构发出控制指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x光拍摄过程中的检测位置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平板探测器的高度,同时能够判断人体位置是否标准并通过相应的提示装置对待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位置移动指导,无需工作人员引导,也能保证待检测人员的姿势符合检测要求,从而保证影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光拍摄过程中的检测位置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原有的影像链中,X光源、束光器中心、平板探测器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位置相对固定且只有一个自由度(上下移动),X光源发出的圆锥型光束穿过束光器,形成特定形状大小的光束,该光束穿过待拍摄物体并被位于物体后方的平板探测器接收。
由于经过束光器的光束与平板探测器都具有特定大小和形状,只针对待拍摄物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成像,当待拍摄物体的欲拍摄部位明显高于或低于预设的位置时,就会导致影像缺少部分欲拍摄的部位。
此外,通常最终呈现在影像上的信息跟X-Ray穿过待拍摄物体的角度有关,而由于缺乏指导,待拍摄物体平面可能与平板探测器平面之间有明显的角度,这会导致X-Ray穿过待拍摄物体时相较于最好的角度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这种情况下,待拍摄物体某些部分可能会被其他部分覆盖遮挡以及待拍摄物体某些部分会被不正常的放大(如组织器官),最终影像信息不足,或信息有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操作人员通常需要反复多次进出X射线室以调整患者的位置,并且缺乏专业医疗知识的患者通常不清楚怎样配合操作人员才能更快、更好的达到最佳位置,使得成像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本发明提供一种x光拍摄过程中的检测位置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平板探测器的高度,同时能够判断人体位置是否标准并通过相应的提示装置对待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位置移动指导,无需工作人员引导,也能保证待检测人员的姿势符合检测要求,从而保证影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x光拍摄过程中的检测位置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包括信号源、存储器、处理器和执行机构,所述检测位置自动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信号源获取检测位上人体的RGBD图像;
S2、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信号源采集的RGBD图像信息以及若干预设校准数据,所述预设校准数据包括预设双肩关节点三维坐标和预设水平位置;
S3、所述处理器对所述信号源所采集的RGBD图像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基于人体关节点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解算获得人体关节点三维坐标,根据人体关节点三维坐标计算出坐标差值一、实际检测角度值和水平位移量;
S4、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平板探测器驱动机构和提示装置,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坐标差值一向所述平板探测器驱动机构发出驱动平板探测器移动的控制指令一,根据所述实际检测角度值和水平位移量向所述提示装置发出引导人体调整相应动作的控制指令二。
进一步的,S3中:所述坐标差值一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
S3.1、通过所述信号源对检测位上的场景进行拍摄,采集位于检测位上人体的RGBD图像信息,通过所述处理器将RGBD图像信息进行立体处理,获得RGB图像和深度图像,所述深度图像包括影像信息和景深信息;
S3.2、基于人体关节点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计算若干人体关节点在所述深度图像中的所在位置,并确定若干人体关节点在所述深度图像中的关节点图像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晓智未来(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晓智未来(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3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