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设备用混凝土浇筑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61980.3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剑;谢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备用 混凝土 浇筑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设备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结构包括支脚、电机、管道、伸缩支架、导通器,支脚上机械连接有电机与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上扣合有管道,管道与伸缩支架的竖直端与导通器相配合,导通器包括固定盘、侧压结构、转轴、锥形体,固定盘内贯穿有管道与伸缩支架,本发明通过转轴与锥形体共同配合与侧压结构,利用转轴产生的旋转带动锥形体将堵塞的柱子内部打通,为侧压结构的挤压提供一个扩充范围,使得侧压板足够接触到柱子的内壁,并且在固定盘的带动下将堵塞的柱子内壁多余的顽物打掉,从而方便检查柱子内部是否堵塞且能够及时作出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是一种建筑设备用混凝土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
由于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性进行,特别是在对柱子浇筑时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可产生间歇,由于柱子的高度与密封性问题,检查其通透性与是否有堵塞的问题时较麻烦,并且会有一些遗漏,检查中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设备用混凝土浇筑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设备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结构包括支脚、电机、管道、伸缩支架、导通器,所述支脚上机械连接有电机与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上扣合有管道,所述管道与伸缩支架的竖直端与导通器相配合,所述导通器包括固定盘、侧压结构、转轴、锥形体,所述固定盘内贯穿有管道与伸缩支架,所述侧压结构的底部通过机械连接的转轴配合于锥形体,所述转轴中电性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转轴与固定盘同轴安装。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的竖直端为喉管式结构,其接触到导通器的一端外表面嵌套有铜环,该铜环与管道为一体化结构,利用该铜环可提高管道与导通其的接触硬度,不会造成接触空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压结构包括导流口、侧压板、侧出料口、中心出料口,所述中心出料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出料口的中心位置,所述侧出料口与中心出料口的上延伸端与导流口配合,所述侧压板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形成圆形结构配合在侧出料口的外边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口为漏斗形结构,其较窄的一端直接通于侧出料口与中心出料口,与垂直90°的出料相比,该漏斗形结构的导流口斜面为45°可降低混凝土出料时的冲击力,以维持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压板主要组成有板块、导向组件、活动组件、推行器,所述活动组件与板块活动配合,所述推行器与活动组件呈平行结构安装,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推行器上,所述推行器内部设有的推板与接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接触传感器安装在推板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弧形推片与压簧,所述压簧与弧形推片水平置于推行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滑块、滑腔、斜杆,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腔中,所述滑块与板块固定,所述斜杆设有两个,每个斜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块上,每个斜杆的另一端相互交叉并分别配合在推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推片分别接触于斜杆的外侧边沿,通过弧形推片结合压簧实现自由开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出料口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呈圆周分布在中心出料口的外圈,分散混凝土出料,不会在浇筑时产生堆积或者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转轴与锥形体共同配合与侧压结构,利用转轴产生的旋转带动锥形体将堵塞的柱子内部打通,为侧压结构的挤压提供一个扩充范围,使得侧压板足够接触到柱子的内壁,并且在固定盘的带动下将堵塞的柱子内壁多余的顽物打掉,从而方便检查柱子内部是否堵塞且能够及时作出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