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644.9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0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南滔;戚春雪;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砥创(苏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24;H01G11/36;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硫共 掺杂 石墨 泡沫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蓝、吡咯依次溶于硫酸溶液中,超声处理,混合均匀形成溶液,滴加入溶有过硫酸铵的水溶液,快速搅拌,室温静置后取出,将产物用乙醇洗、水洗,得到甲基蓝掺杂的聚吡咯纳米片水凝胶,进行冷冻干燥,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碳化,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将得到的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剪切成条,压在碳纸上,制成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该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合成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低成本、可规模化制备,获得高功率、高能量的电容型电极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能量密度较低且实用成本较高,超级电容器很难作为普遍、独立的储能电源。目前,许多研究工作者都致力于改善超级电容器体系的能量密度,一种有效的途径是采用不对称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体系,即一个电极采用电容型电极,另一个电极采用赝电容型电极或电池型电极,通过提高工作电压来提高能量密度。因此,开发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电极材料,是获得高性能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手段。
碳材料,如活性炭、碳纤维、碳纳米管、碳球以及模板化的多孔碳,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作为电容型电极用于超级电容器,提供的双电层电容可达250F/g。为了提高碳材料的能量密度,通过引入N、S等杂原子可以有效地改善碳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氮掺杂引入电子给体的特性,在碳表面提高了电荷迁移率,从而改善了碳材料的电导率;同时,形成电化学活性中心,在电解质离子和碳电极表面之间产生类似的赝电容效应,从而提高碳材料的比容量。
此外,具有二维结构的氮硫共掺杂石墨烯存在纳米片堆砌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将二维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构筑成自支撑三维网络结构,是研究石墨烯基电化学储能器件的一种新思路。然而,采用碳化法实现二维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构筑三维网络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石墨烯尺寸、厚度的可控性以及规模化制备,在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由甲基蓝掺杂的聚吡咯纳米片水凝胶,经碳化过程,获得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通过调节甲基蓝的用量、聚合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可以实现聚吡咯纳米片的尺寸、厚度及其表面上不规则孔的调控,通过控制碳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升温速率可以实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形貌、比表面积以及电化学性能的调控。这项工作可提供制备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的新方法,获得高功率、高能量的电容型电极新材料。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的制备方法,由甲基蓝掺杂的聚吡咯纳米片气凝胶经过高温碳化过程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甲基蓝、吡咯依次溶于硫酸溶液中,超声处理,混合均匀形成溶液,滴加入溶有过硫酸铵的水溶液,快速搅拌,室温静置后取出,将产物用乙醇洗、水洗,得到甲基蓝掺杂的聚吡咯纳米片水凝胶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甲基蓝掺杂的聚吡咯纳米片水凝胶进行冷冻干燥,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碳化,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剪切成条,在0.5~2MPa 的压力下,压在碳纸上,制成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泡沫电极。
优选的,所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5~2mol/L。
优选的,所述甲基蓝的浓度为0.3~1.2mg/mL,吡咯的浓度为10~50 mg/mL。
优选的,所述吡咯与过硫酸铵的摩尔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砥创(苏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砥创(苏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