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压气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61269.8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彪;邓春龙;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17/10;F04D29/28;F04D29/5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冷却孔 电机腔 电动压气机 电机 电机散热 流道 盲孔 连通 电动增压器 电机定子 电机结构 电机转子 进气方向 压气机壳 压缩空气 叶轮轮毂 背盘 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壳、背盘、轴、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叶轮,所述叶轮为一个在叶轮轮毂上朝向进气方向设有圆柱形的盲孔的结构,所述盲孔形成了放置电机的电机腔,所述叶轮上电机腔的最深处开有若干冷却孔,所述叶轮的流道通过冷却孔与所述电机腔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的电动压气机采用含有冷却孔的叶轮,叶轮的流道通过冷却孔与安装电机结构的电机腔连通,将一部分压缩空气经所述冷却孔导入电机内,强制电机散热,解决了电机内置电动增压器的电机散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压气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内置于压气机叶轮的结构形式的电动增压器体积小,结构紧凑,但这种电动压气机存在电机散热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动压气机,采用含有冷却孔的叶轮,将一部分压缩空气经所述冷却孔导入电机内,利用压缩空气强制电机散热,解决了电机内置电动增压器的电机散热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壳、背盘、轴、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叶轮,所述叶轮的中心孔穿过所述轴,所述轴的两端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分别安装在支撑筋和所述背盘上;所述的支撑筋的外端与所述压气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背盘与所述的压气机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叶轮为一个在叶轮轮毂上朝向进气方向设有圆柱形的盲孔的结构,所述盲孔形成了放置电机的电机腔,所述的电机腔内固定所述电机转子,所述轴上固定所述电机定子,所述电机转子正好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外侧,并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叶轮上电机腔的最深处开有若干冷却孔,所述冷却孔垂直于叶轮轴线方向贯穿了叶轮轮毂;所述叶轮的流道通过冷却孔与所述电机腔连通;
所述的压气机壳连接多个支撑筋,相邻所述支撑筋之间的通道为电动压气机的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电机定子与所述电机转子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冷却孔连通;
所述压气机壳靠近背盘的一侧设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的出口与压气机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冷却孔沿周向平均分布在所处平面的四个象限内,且位于叶片之间的流道内;所述冷却孔的数量少于或等于叶轮的叶片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轴为一个具有二个台阶的轴,左边的台阶通过左轴端螺母压紧所述左轴承,右边的台阶通过右轴端螺母将所述叶轮、间隔套、所述右轴承压紧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背盘中心处有台阶孔,台阶孔内放置所述右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筋的中间连接处有台阶孔,台阶孔内放置所述电机定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的电动压气机采用含有冷却孔的叶轮,叶轮的流道通过冷却孔与安装电机结构的电机腔连通,将一部分压缩空气经所述冷却孔导入电机内,强制电机散热,解决了电机内置电动增压器的电机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压气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压气机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轮分子泵转子及其扩散焊接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小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