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沉井管片及沉井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186.9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丙辉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混凝土本体 插杆 插孔 竖筋 预制 管片 预埋 混凝土 贯通 体内 建筑施工技术 施工成本低 沉井施工 施工周期 现场浇注 上下层 溢浆孔 注浆孔 装配式 管段 横筋 孔深 套孔 套筒 伸出 保留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沉井管片,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本体以及预埋在混凝土本体内的横筋和竖筋,所述竖筋的一端固定有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本体内的套筒,套孔具有贯通混凝土本体端面的插孔以及贯通所述混凝土本体内侧面的注浆孔和溢浆孔,所述竖筋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凝土本体的另一端面形成插杆,所述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插杆的直径,所述插孔的孔深大于所述插杆的长度。本发明可实现沉井上下层管段的稳定且整体性连接,令装配式预制沉井保留现有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的优点外,还具有等同传统现场浇注的整体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沉井管片及沉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是修建地下工程和深埋基础时的一种施工方法,随着现代化施工技术与施工机械的发展,沉井已经逐步成为深埋地下构筑物围护结构的一种常用形式,且具有经济合理、结构简单、工程质量易保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下构筑物、基础、基坑支护等工程中。
传统沉井施工方法为现场浇注井壁板,这种方法虽可以保证沉井井壁的整体性和强度,但是现场施工存在施工周期长、工程受天气变化影响大、工程成本高等问题。
预制装配式沉井是利用预制沉井壁板现场施工完成的,预制沉井管片是工厂浇注预制的标准板体,利用工厂预制沉井管片进行预制装配式沉井施工方法符合建筑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现有技术中,预制沉井管片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子母槽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方式,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存在连接强度难以保证或者现场施工劳动强度高的弊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预制装配式沉井管片连接不稳定或者整体性差的问题的连接稳定、整体性强的具有等同现场浇注效果的预制混凝土路面板及路面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沉井管片,包括混凝土本体以及预埋在混凝土本体内的横筋和竖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筋的一端固定有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本体内的套筒,套孔具有贯通混凝土本体端面的插孔以及贯通所述混凝土本体内侧面的注浆孔和溢浆孔,所述竖筋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凝土本体的另一端面形成插杆,所述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插杆的直径,所述插孔的孔深大于所述插杆的长度。
本发明所述预制沉井管片的一端预埋套筒,套筒在预制沉井管片的端部构成注浆腔以及与注浆腔联通的插孔、注浆孔和溢浆孔,插孔与另一上下相邻的预制沉井管片插杆对接后,在注浆腔内注入高强度注浆料,可实现沉井上下层管段的稳定且整体性连接,令装配式预制沉井保留现有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的优点外,还具有等同传统现场浇注的整体性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套孔的插孔内壁上沿插孔的轴线方向均布有若干圆周形凸缘,所述套筒的插孔处安装有圆环形封堵。圆周形凸缘可增大套筒内壁与注浆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轴向摩擦力,令注浆料具有较强的抱裹力,使插杆与套筒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圆环形封堵避免注浆料从插孔开口溢出,保证注浆料填充充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所述预制沉井管片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工厂预制沉井管片;
编制相互垂直的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构成的网格,在竖向钢筋端部焊接套筒,混凝土浇注并养护制成预埋横向钢筋、竖向钢筋和套筒的预制沉井管片,预制沉井管片的竖向一端具有插孔开口,靠近的内侧壁具有注浆孔开口和溢浆孔开口,预制沉井管片的竖向另一端竖向钢筋伸出形成插杆;
步骤二:施工现场放置首节管段;
在施工现场的地面或者一定深度的基坑中放置首节管段,首节管段由预制首节管片横向拼装而成,预制首节管片上端预埋套筒,预制首节管片的下端为刃脚;
步骤三:管段下沉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丙辉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丙辉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深基坑围护止水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沉箱安全注排水系统及注排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