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ZigBee节点并行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61163.8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民;李治军;何田;刘云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84/18;H04W4/021;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fi 通信 zigbee 节点 并行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ZigBee节点并行传输方法,利用Wifi信号的组成进行改进设计,充分利用其中数据载波的数量,以多个数据载波模拟ZigBee信号,实现同时向多个ZigBee节点发送数据,并在实际应用中,充分考虑数据信号发送的稳定性,具体仅设计单个WiFi信号实现向两个ZigBee节点发送数据,保证实际稳定性,同时针对单个WiFi信号所应用的两个ZigBee节点,进一步限定其分别工作于17信道、19信道,由此对各ZigBee节点划分分别工作于17信道、19信道,可以避免所有ZigBee节点工作于一个信道引起数据冲突,进而保证众多ZigBee节点工作的稳定性,如此,综合提高了WiFi与ZigBee之间的通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ZigBee节点并行传输方法,属于WiFi向ZigBee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WiFi节点可以向ZigBee节点直接传输数据,但是目前对此的应用,仅仅停留在WiFi节点向单个ZigBee节点传输数据,并且当WiFi节点向一个ZigBee节点传输数据时,在传输过程中,WiFi只利用了信号的一部分,因此,现有技术这方面,WiFi向ZigBee传输数据的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利用WiFi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ZigBee节点并行传输方法,利用Wifi信号的组成进行改进设计,能够实现同时向多个ZigBee节点发送数据,提高WiFi与ZigBee之间的通信效率。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ZigBee节点并行传输方法,用于WiFi节点同时对其通信半径内的多个ZigBee节点发送数据,实现并行传输,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A.针对WiFi信号中由4个引导副载波所划分的5个区域,除中间区域外,任意选择a个区域,作为各个待编辑区域,然后进入步骤B,其中,a∈[1,4];
步骤B.定义各个待编辑区域分别对应一个目标ZigBee节点,且各待编辑区域所对应的目标ZigBee节点彼此不相同,然后进入步骤C;
步骤C.分别针对各个待编辑区域,采用区域中连续的11个数据载波模拟1个ZigBee信号,并向其中加载发往该待编辑区域所对应目标ZigBee节点的目标数据,构成ZigBee模拟发送信号,然后进入步骤D;
步骤D.WiFi节点发送WiFi信号,即通过WiFi信号中所包含的各个ZigBee模拟发送信号,实现同时向各个ZigBee模拟发送信号分别所对应的目标ZigBee节点发送对应目标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2,即步骤A中,针对WiFi信号中由4个引导副载波所划分的5个区域,除中间区域外,任意选择2个区域,作为各个待编辑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中,针对WiFi信号中由4个引导副载波所划分的5个区域,除中间区域外,由任意方向选择第2区域、第4区域,分别作为各个待编辑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中,以WiFi信号中心频率位置分别向两侧偏移5MHz的位置,作为两个目标参照位置,即在以第2区域、第4区域所构成的两个待编辑区域中,分别以目标参照位置为ZigBee信号的中心频率位置,采用区域中连续的11个数据载波模拟1个ZigBee信号,并向其中加载发往该待编辑区域所对应目标ZigBee节点的目标数据,构成ZigBee模拟发送信号,即获得两个ZigBee模拟发送信号;
则所述步骤D中,根据所获两个ZigBee模拟发送信号频率位置分别与工作在17信道、19信道的ZigBee信号相重合的分析认知,WiFi节点发送WiFi信号,即通过WiFi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ZigBee模拟发送信号,实现同时向对应工作于17信道、19信道的两个ZigBee节点发送对应目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