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150.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强;方鹏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8 | 分类号: | E21F1/08;E21F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腔 降尘装置 隧道洞口 通风 出风口 二通阀 进风口 上端 水箱 底座 隧道 安装固定 除尘领域 除尘组件 内部设置 射流风机 施工隧道 通风效果 移动组件 支架安装 作用实现 抽水管 进水管 除尘 下端 连通 水管 搬运 粉尘 移动 | ||
本发明属于隧道除尘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包括出风口、除尘腔、进风口、底座以及水箱;所述出风口通过第一二通阀安装固定在除尘腔前端,进风口通过第二二通阀设置在除尘腔后端,除尘腔下端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固定在底座上端,所述除尘腔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抽水管以及进水管的共同作用实现相互连通;所述的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具有以下优势:一、其通过除尘腔内部设置的除尘组件能够对隧道内粉尘含量较高的空气进行有效除尘;二、其设置的移动组件便于所述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进行移动搬运;三、其除尘腔上端设置的射流风机增强了施工隧道内的通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除尘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开挖常采用钻孔爆破的方法进行,这必将产生大量的粉尘。高浓度的粉尘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而且还会对后续施工作业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隧道通风多采用压入式的通风方式,将掌子面以及洞身产生的粉尘带出隧道。但是这样将不可避免的使得洞口附近粉尘弥漫,污染周边环境,尤其当隧道是在居民区附近,施工产生的粉尘容易引发居民与施工单位的矛盾,影响施工进度。
目前隧道洞口降尘的实现有两条途径,一是降低洞内粉尘浓度,二是直接在洞口处降尘。针对这两种途径,目前也形成了一些具体的降尘方法,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专利公告号为CN208380621U的申请文件中提供了一种施工隧道洞口通风降尘装置,其能够利用循环水实现通风降尘的效果,能有效解决隧道洞口粉尘问题,但是这种装置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一、进入除尘腔内的含有粉尘的空气除尘效率较低;二、不能够便于移动作业。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其包括:出风口、除尘腔、进风口、底座以及水箱,出风口通过第一二通阀安装固定在除尘腔前端,进风口通过第二二通阀设置在除尘腔后端,除尘腔下端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固定在底座上端,所述除尘腔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抽水管以及进水管的共同作用实现相互连通;
所述除尘腔内部设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轴流风机以及喷嘴,喷嘴与容水腔连通,容水腔设置在除尘腔内壁内侧,容水腔下端通过水管与抽水泵连通;
所述底座下端设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支腿、滚轮以及把手,支腿安装在底座下端,滚轮铰接连接在支腿上,把手设置在底座的左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架末尾设有垫片,第二支架通过垫片安装固定在底座上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流风机上端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侧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将固定块下端设置的轴流风机焊接在除尘腔中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材料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端左侧焊接有拉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腔上端设有射流风机,所述射流风机放置在托台上,托台下端通过第一支架与除尘腔内壁连接固定,第一支架的数量为三根,三根第一支架在托台下端呈三角形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的用于隧道洞口的通风降尘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具有以下优势:
一、其通过除尘腔内部设置的除尘组件能够对隧道内粉尘含量较高的空气进行有效的除尘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