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薄盘式绕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60567.5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王越;韩清江;王寻;杜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薄盘式 绕组 | ||
1.一种极薄盘式绕组,其特征在于:采用同平面式线径差异化绕组结构,线径自内向外逐渐增大,同相绕组由整块导电材料经线切割制造而成、或由多段导条焊接,形成一体的绕组基础件;绕组基础件有效段采用同平面式设计,上下无效段采用U型叠扣式设计;U型叠扣式设计分为三段,包括平面部(201)、弯折部(202)和架设部(203),平面部(201)即绕组基础件的有效段;架设部(203)位于另一绕组基础件端部上方,二者间留有足够的电气绝缘间隙;平面部(201)位于弯折部(202)与架设部(203)之间;弯折部(202)同平面部(201)、架设部(203)呈一定角度的弯折的结构;采用U型叠扣式端部设计,仅需将绕组基础件有效段进行定位,端部自动实现叠扣,无需重复定位;定子绕组由各相绕组基础件叠放而成,使各相绕组有效段位于同一平面下,上下无效段在留有足够绝缘间隙的前提下,实现分层排布;绕组外表面包覆有若干层绝缘材料与支撑材料;由绕组端部实现与机壳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可降低盘式电机的电磁间隙轴向尺寸,提高绕组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保证合理温升特性前提下,增大盘式电机的极限驱动电流、改善转矩特性及功率密度;所述的绕组基础件有效段即磁场覆盖部分截面积呈非均匀分布,即靠近定子外圆侧的截面积大于靠近定子内圆侧截面积,使定子绕组在径向上的电阻呈差异化分布;当绕组通过相较均匀式定子绕组更大的电流时,由于等效电阻分布不同,造成损耗分布不同,引起定子绕组温度场分布畸变,亦即靠近定子内圆方向绕组阻值大、温度高,靠近定子外圆方向绕组阻值小、温度低;各相绕组基础件有效段即磁场覆盖部分厚度相同,在定子绕组完全装配后,各相绕组有效段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盘式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组基础件靠近定子内圆侧导线截面积较小,而靠近定子外圆导线截面积较大;各相绕组的不同匝线圈宽度在径向呈差异化分布,以降低绕组总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盘式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基础件采用同心式或单层链式的绕组方式,由整块导电材料经线切割制造或多段导条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盘式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组基础件中,使某一相绕组端部与有效段处于同一平面,另两相内外端部采用叠扣式设计,即从绕组有效段所在平面垂直或弯折成某一角度,在周向上确保相绕组基础件间气隙足够的前提下,可实现各相绕组基础件端部的分层叠放,同时各相绕组通过交替叠扣以实现各相绕组电气参数平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盘式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相绕组基础件有效段——磁场覆盖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盘式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组基础件外表面为碳纤维或芳纶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盘式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组基础件由端部通过绝缘材料实现与机体固定部分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05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电机、压缩机和空调器
- 下一篇:定子组件及驱动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