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盘结构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0024.3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麦伟添;陈权明;刘嘉龙;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A47J27/04;A47J2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结 应用 蒸汽 烹饪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盘结构,其包括导汽组件、分隔板、冷凝水收集组件以及蒸汽通道,所述冷凝水收集组件位于导汽组件下方且两者配合形成蒸汽通道,所述分隔板卡接在冷凝水收集组件和导汽组件之间且其两端插入蒸汽通道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蒸盘结构的蒸汽烹饪装置。本发明使用时,蒸汽通过蒸汽通道直接对食物或盛装食物的器具进行加热,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腔体中的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缩短了蒸汽扩散路径,达到减少食物加热时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蒸汽烹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蒸盘结构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蒸汽烹饪设备一般都是通过外置式蒸汽发生装置通过加热其装置内的水,产生蒸汽并输入到腔体内,通过蒸汽在腔体内的逐步扩散,从而对置于腔体内通过食物进行加热。
但上述方式蒸汽无法均匀地布置在腔体内,存在较多死角,造成烹饪耗费时间比较长,消耗能源较多,同时时间过长导致食物的营养流失,影响食物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盘结构,其自身带有蒸汽通道,可直接对蒸盘结构上的食物进行加热,避免了通过蒸汽烹饪设备腔体对食物加热存在的消耗能源较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盘结构,其包括导汽组件、分隔板、冷凝水收集组件以及蒸汽通道,所述冷凝水收集组件位于导汽组件下方且两者配合形成蒸汽通道,所述分隔板卡接在冷凝水收集组件和导汽组件之间且其两端插入蒸汽通道内。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导汽组件包括下端向内倾斜设置的框架、第一法兰边以及蒸汽输出口,所述框架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一法兰边,所述蒸汽输出口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框架上。
所述冷凝水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盘、第二法兰边、外沿、蒸汽输入口、排水口以及堵头,所述收集盘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二法兰边,所述第二法兰边向上翻折形成外沿,所述蒸汽输入口设置在第二法兰边上且与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收集盘底部且通过堵头进行封堵。
所述框架、第一法兰边、第二法兰边、外沿以及分隔板共同形成上窄下宽的蒸汽通道。
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冷凝水疏导至冷凝水收集组件内的导水孔。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的蒸盘结构、烹饪装置本体、蒸发器组件以及蒸汽通入组件,所述蒸盘结构设置在烹饪装置本体的腔体内,蒸发器组件设置在烹饪装置本体的腔体外侧且其通过蒸汽通入组件与蒸汽通道连通。
所述蒸汽通入组件设置两组,分别位于烹饪装置本体的腔体外两侧,其均包括导入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蒸发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导入管连接用于将蒸发器组件产生的蒸汽经连接管和导入管传递至蒸汽通道中。
所述导入管与蒸汽通道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台阶。
所述导向台阶的高度小于蒸汽输入口的底部至框架底部的距离。
进一步包括辅助蒸汽通入组件,所述辅助蒸汽通入组件设置两组且分别位于烹饪装置本体的腔体外两侧,其一端与蒸发器组件连接,另一端通入烹饪装置本体的腔体内用于将蒸发器组件产生的蒸汽传递至腔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时,蒸汽通过蒸汽通道直接对食物或盛装食物的器具进行加热,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腔体中的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缩短了蒸汽扩散路径,达到减少食物加热时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蒸盘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蒸盘结构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0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