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9664.2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7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许胜;李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C1/028 | 分类号: | H01C1/028;H01C1/08;H01C1/082;H01C1/14;H01C1/16;H01C7/12;H01T1/02;H01T1/22;H01T1/24;H01T4/04;H01T4/08;H01T4/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绝缘管 金属端板 绝缘容器 氧化锌电阻片 串联间隙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复合绝缘 避雷器 外侧壁 可变 传统金属氧化物 可伸缩波纹管 层叠设置 电弧问题 放电间隙 绝缘击穿 上下两端 电阻片 过电压 热破坏 上端 包覆 腔轴 伞群 下端 续流 轴向 老化 | ||
1.一种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该避雷器(1)包括空心绝缘管(2)、包覆于空心绝缘管(2)外侧壁上的伞群套(3)、分别设置于空心绝缘管(2)上下两端的第一金属端板(4)及第二金属端板(5)、自上而下轴向设置于空心绝缘管(2)内的绝缘容器(6)以及至少二个层叠设置的氧化锌电阻片(8),所述绝缘容器(6)以及氧化锌电阻片(8)外侧壁均与空心绝缘管(2)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9),所述绝缘容器(6)上端与第一金属端板(4)相连接,所述氧化锌电阻片(8)下端设于第二金属端板(5)上;
所述绝缘容器(6)为可伸缩波纹管,并于其内腔轴向设有放电间隙结构;
所述放电间隙结构包括沿绝缘容器(6)轴向分离设置的第一放电电极(10)及第二放电电极(11),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0)与第二放电电极(11)之间形成一避雷器的放电间隙(7),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0)设置于绝缘容器(6)上端,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1)设置于绝缘容器(6)下端,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1)下端通过一柔性铜辫(12)与氧化锌电阻片(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容器(6)、放电间隙结构及氧化锌电阻片(8)与所述空心绝缘管(2)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9)内填充有流体绝缘介质(13),所述流体绝缘介质(13)为绝缘气体或者绝缘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0)与第二放电电极(11)的材质均为耐高温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容器(6)内部填充有气体绝缘介质(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0)和第二放电电极(11)为几何对称的电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串联间隙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绝缘管(2)为中空状的圆柱管,该空心绝缘管(2)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学院,未经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96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套式绝缘套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定位装置及划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