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模块化物流分拣平台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9110.2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魏世民;朱赣闽;王颖丽;刘博;申权;张英坤;杨政;李炳奇;喻洋;陈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1/10 | 分类号: | B62D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陀螺 效应 模块化 物流 分拣 平台 方法 | ||
1.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模块化物流分拣平台,包括若干个按照实际需求分布的模块运输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运输单元(1)包括球形机器人组件以及球壳支撑组件,所述球形机器人组件包括球壳(3)以及设于球壳(3)内部的陀螺驱动单元,所述陀螺驱动单元包括方形支架(6)以及设于方形支架(6)内部的陀螺转子机构和全向轮驱动单元,所述陀螺转子机构包括球形陀螺支架(7)和设于球形陀螺支架(7)内部的陀螺转子(9),所述陀螺转子(9)由自带有增量式编码器的陀螺电机(8)驱动并进行高速旋转;所述全向轮驱动单元包括围绕球形陀螺支架(7)布置并驱动球形陀螺支架(7)万向转动的六个全向轮驱动组件,各全向轮驱动组件包括由全向轮电机(12)驱动的单排全向轮(13)以及检测单排全向轮(13)转动角度的绝对式编码器(15),所述全向轮电机(12)与绝对式编码器(15)同轴安装在全向轮架(14)上,两两相对的单排全向轮(13)为一组,三组单排全向轮(13)分别处于正交于球形陀螺支架(7)中心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球壳支撑组件由柱状支架(2)、钢珠(16)以及安装在柱状支架(2)上的弧形保持架(5)、弧形支架(4)所组成,所述钢珠(16)圆周均匀分布于弧形保持架(5)的圆孔(21)中并分别与弧形支架(4)内壁以及球壳(3)外壁保持纯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模块化物流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运输单元(1)的数目及分布方式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而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模块化物流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运输单元(1)通过柱状支架(2)的底部边缘(2-1)依次紧密排列,所述底部边缘(2-1)满足实际需求的任意形状。
4.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模块化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模块化物流分拣平台,其方法步骤为:
①、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确定各模块运输单元(1)的数目及分布方式;
②、针对不同类别的货物分别对其规划不同的轨迹;当运输质量大、体积大的货物时,为了充分发挥其惯性力作用,对该类别货物规划直线运动轨迹;当运输质量小、体积小的货物时,为了节约运输时间,发挥其转向灵活迅速的特点,对该类别货物规划圆弧形运动轨迹;
③、当货物到达球壳(3)上方时,按照事先对不同类别货物规划的轨迹驱动各陀螺转子(9)、各单排全向轮(13)转动,基于陀螺转子(9)的进动效应来带动各球壳(3)运动,货物相对于各球壳(3)进行摩擦传动,最终通过各模块运输单元(1)的协同工作,快速实现货物的分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陀螺进动效应的模块化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机器人组件,其运动方案为:
①、初始时刻,通过安装在全向轮架(14)上的绝对式编码器(15)检测出对应单排全向轮(13)的位置;
②、当驱动设于方形支架(6)内部的全向轮驱动单元运动时,通过安装在全向轮架(14)上的绝对式编码器(15)检测出对应单排全向轮(13)的转角,由于单排全向轮(13)与球形陀螺支架(7)之间的运动为纯滚动,进而求出球形陀螺支架(7)的姿态矩阵;
③、基于陀螺力矩的计算方法以及球形陀螺支架(7)的姿态矩阵,通过事先设计的轨迹控制器计算出各单排全向轮(13)驱动力矩和陀螺转子(9)驱动力矩,球形机器人组件的六个单排全向轮(13)及陀螺转子(9)将按照控制器计算出的力矩进行驱动;
④、基于陀螺的进动效应,当陀螺转子(9)受到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矩时,陀螺转子(9)会产生作用在球形陀螺支架(7)上的陀螺力矩;由于球形陀螺支架(7)与单排全向轮(13)之间存在滚动约束,同时单排全向轮(13)安装在全向轮架(14)上,全向轮架(14)安装在方形支架(6)上,方形支架(6)安装在球壳(3)上,经过一系列力的相互作用,陀螺转子(9)会产生实现球壳(3)自转以及全方位运动的陀螺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91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足仿生设计犬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搬运小车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