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沉淀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8983.1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叁陆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1/01;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强 |
地址: | 22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沉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沉淀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下端开口的锥形筒状结构的混合筒,混合筒中心轴线位置设有竖直出水管;所述竖直出水管上端设有搅拌板,搅拌板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呈圆周分布并与中心轴连通的出液管。本发明通过设有相对设置的竖直出水管和出液管以及呈锥形筒状结构的混合筒、搅拌板、转动的中心轴,实现沉淀剂和污水正面碰撞混合同时在搅拌板搅动下形成旋流,加速絮凝沉淀的效率,提高沉淀絮凝块的体积,便于后续沉淀生成;通过设有联动的竖直螺旋叶片辊和水平螺旋叶片辊,实现污泥的外排,避免污泥堵塞出泥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沉淀罐。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传统的沉淀池采用搅拌机构使得絮凝沉淀剂与污水充分接触,但是由于沉淀池体积较大,絮凝剂与污水接触效率不高,造成沉淀生成絮凝成团的速度慢,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沉淀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沉淀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下端开口的锥形筒状结构的混合筒,混合筒中心轴线位置设有竖直出水管,竖直出水管通过进水管连通有进水泵;所述竖直出水管上端设有搅拌板,搅拌板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呈圆周分布并与中心轴连通的出液管;所述中心轴上端延伸至罐体上方并通过旋转接头连通有进液管,进液管连通有储液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下部设有沉淀腔,沉淀腔呈锥形腔,沉淀腔下端连通有下料管,下料管侧边连通有出泥管,出泥管设有手动阀门,下料管内设有竖直螺旋叶片辊,出泥管内设有水平螺旋叶片辊,竖直螺旋叶片辊的转轴和水平螺旋叶片辊的转轴反向延伸并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水平螺旋叶片辊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相互垂直切齿合的一组锥齿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筒通过安装杆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轴为空心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轴贯穿混合筒,混合筒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中心轴延伸至罐体上方并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筒上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板上方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罐体内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有相对设置的竖直出水管和出液管以及呈锥形筒状结构的混合筒、搅拌板、转动的中心轴,实现沉淀剂和污水正面碰撞混合同时在搅拌板搅动下形成旋流,加速絮凝沉淀的效率,提高沉淀絮凝块的体积,便于后续沉淀生成;通过设有联动的竖直螺旋叶片辊和水平螺旋叶片辊,实现污泥的外排,避免污泥堵塞出泥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水沉淀罐的内部机构示意图;
图2为污水沉淀罐中混合筒的立体图;
图3为污水沉淀罐中中心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叁陆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叁陆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