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场地雨水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8632.0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柳;周璇;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3B3/02;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雷永升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场地 雨水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场地雨水回收系统,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包括基土层,基土层上设置有居民楼,基土层内设置有蓄水池,居民楼的顶部设置有架体,架体上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通过输水管与蓄水池连通,输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蓄水箱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蓄水箱顶板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有除杂件,第二挡板与蓄水箱顶板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有过滤件,架体上还设置有加热箱,加热箱与第三区域的底壁连通,加热箱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箱上设置有运输管,本发明具有能把雨水净化之后用于居民的日常饮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场地雨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场地是指场地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场地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场地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建设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场地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而海绵城市便是这种思想所建造出来的产物。
现有的海绵城市建成之后,能够实现把雨水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且能同时兼做雨水回收池,收集屋顶、路面的雨水,从而用于路面的浇洒、道路冲洗、植被灌溉。但雨水收集之后,雨水中会夹杂许多微生物,细菌,因而只能够用于一般的浇灌或者清洗,并不能直接饮用。因此,雨水蓄起来之后,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场地雨水回收系统,具有能把雨水净化之后用于居民的日常饮用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场地雨水回收系统,包括基土层,所述基土层上设置有居民楼,所述基土层内设置有蓄水池,所述居民楼的顶部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通过输水管与蓄水池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泵入蓄水箱内的抽水泵,所述蓄水箱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隔开且竖直高度低于蓄水箱侧壁高度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隔开且竖直高度低于蓄水箱侧壁高度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蓄水箱顶板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内的杂质颗粒的除杂件,所述第二挡板与蓄水箱顶板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内的有害物质的过滤件,所述架体上位于蓄水箱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与所述第三区域的底壁连通,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用于对加热箱内的雨水进行高温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把水运送至居民楼的各层住户住处的运输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滴落在基土层上,并渗透进蓄水池内,接着启动抽水泵,把蓄水池内储存的雨水通过输水管抽至蓄水箱内的第一区域内,第一区域内的雨水慢慢累积使得水面升高,因此雨水内的部分杂质会沉降在第一区域底部;当水面升高到高于第一挡板的竖直高度且通过除杂件之后,雨水内的漂浮杂质颗粒又会进一步地被除杂件阻挡,使得颗粒杂质进一步地进行过滤,最终雨水透过除杂件流到第二区域内;雨水在第二区域内慢慢累积,水面也不断身高,最终水面高于第二挡板的竖直高度后,通过过滤件的设置能够过滤掉雨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而流到第三区域内,再从第三区域内流到加热箱内,启动加热组件对过滤掉大部分有害物质以及颗粒杂质的雨水继续进行加热,雨水在高温加热后,大部分的细菌已经被除掉;关闭掉加热组件,待雨水冷却后,通过运输管输送至用户家,此时的雨水便能够供居民饮用,因此本发明具有能把雨水净化之后用于居民的日常饮用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除杂件包括第一网框以及海绵块,所述第一网框设置在第一挡板与蓄水箱顶部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一网框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海绵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网框内且海绵块与蓄水箱的顶壁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