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前置拍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58467.9 | 申请日: | 201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杨传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凯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柔性屏 摄像模组 卷折 拍摄 边框 摄像头 驱动机构 智能手机 夹层区 滑动 镜头 遮挡 触控感应器 用户需要 浸入 外露 复位 操控 收卷 手机 弯折 显示屏 驱动 暴露 恢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前置拍摄方法,其步骤在于:当用户需要前置拍摄时,首先,由卷折驱动机构对全面柔性屏进行弯折收卷,全面柔性屏沿着夹层区朝向边框的底部滑动,全面柔性屏解除对摄像模组的遮挡,此时,摄像模组中的前置镜头暴露,而后,用户由触控感应器对摄像模组中的前置镜头进行操控,直至摄像模组中的前置镜头完成拍摄,最后,卷折驱动机构驱动柔性全面屏沿着夹层区朝向边框的顶部滑动复位,恢复对摄像模组的遮挡隐藏,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采用柔性屏作为显示屏并且将前置摄像头隐藏于柔性屏的后面,通过对柔性屏的卷折实现前置摄像头的外露拍摄,将卷折的柔性屏展开实现全面屏,并且避免灰尘的浸入手机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面屏手机,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前置拍摄方法。
背景技术
全面屏是手机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手机设计的一种追求,但是受限于技术影响,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目前,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手机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可以达到80%以上的屏占比,全面屏手机提升了手机的颜值,让手机外观更具有科技感,另外同样机身正面的面积可以容纳更大的屏幕,对于视觉体验有着显著的提升,这也使得各大手机供应商在全面屏手机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查阅网络资料发现,目前,市场推出的全面屏手机有如下几款,小米Mix、红米Note7、华为P20、vivoX23、三星S8、iphoneX、三星Note8等等,上述手机均采用水滴屏或者刘海屏实现超高的屏占比,但是均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
全面屏手机面临着种种设计上以及制造工艺上的难点,尤其是听筒、前置摄像头的位置,另外就是制造成本的增加、将导致终端产品的价格高昂,另外经发明人查阅资料,目前,能够克服上述设计难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智能手机只有Oppo find X,其将听筒设置于手机边框的顶部、将前置摄像头隐藏于手机边框的顶部并且可伸缩布置,当用户需要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时,将前置摄像头向外伸出完成拍摄功能,拍摄完毕后,再将前置摄像头回缩隐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面屏的设计难点,但是该设计也存在诸多的缺点,例如,频繁的伸缩前置摄像头易造成伸缩机构的损坏、前置摄像头伸出影响美观、易积聚灰尘并且将灰尘带入手机内部,综合考虑上述设计难题以及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本团队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便捷的柔性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前置拍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便捷的柔性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前置拍摄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前置拍摄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柔性屏的卷折阶段;
S1:当用户需要前置拍摄时,触控感应器对卷折驱动机构进行控制,由卷折驱动机构对全面柔性屏进行弯折收卷,全面柔性屏沿着夹层区朝向边框的底部滑动;
边框的正面设置有与其卡合式连接配合的玻璃盖板、背面设置有与其卡合式连接配合的背板,边框、玻璃盖板以及背板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与边框相适配的矩形基板,基板与玻璃盖板之间构成了夹层区、基板与背板之间构成了安装区,夹层区设置有与玻璃盖板相匹配的全面柔性屏并且全面柔性屏可卷折设置,玻璃盖板上粘贴设置用于对全面柔性屏进行操控的触控感应器,安装区设置有与基板背面顶部位置固定连接的主板、与基板中部位置可拆卸连接的电池,基板的背面还设置有摄像模组并且摄像模组靠近边框的顶部布置,摄像模组用于进行前置摄像/后置摄像,摄像模组隐藏于全面柔性屏的背面,基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摄像模组前置镜头相适配的前置敞口、背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摄像模组后置镜头相适配的后置敞口,使摄像模组的前置镜头暴露,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全面柔性屏进行弯折收卷的卷折驱动机构,卷折驱动机构靠近边框底部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凯,未经杨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