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58141.6 | 申请日: | 201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宁;翟国富;宋德柱;吴凤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40;H01R13/46;H01R13/504;H01R13/622;H01R24/00;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插座 薄膜接触 连接器 弹性金属丝 弹性薄膜 金属接触件 绝缘基座 接触件 电连接器 凸台结构 外壳内壁 传统的 电连接 螺纹 粘接 轴向 | ||
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连接器存在的问题,薄膜接触件包含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丝,多根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的两侧表面;连接器包含插头、插座和薄膜接触件;插头和插座均包含外壳、绝缘基座和金属接触件,插头和插座的绝缘基座均设置在其外壳内并通过胶体来与其外壳内壁粘接,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均通过凸台结构固定在其绝缘基座内部;插头和插座的外壳通过螺纹来连接;薄膜接触件设置在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之间;本发明用于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经常会用到连接器,通过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的金属接触件对接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号导通。传统的接触件主要依靠接触件自身的弹性变形来提供正压力以保证接触的可靠性,插拔时用力比较大,在反复多次插拔或者长期保持对接工作状态时,会因为磨损和应力松弛导致接触压力下降,影响接触效果,因此限制了传统金属接触件的使用寿命;并且传统的连接器因为金属接触件之间需要插配,其插针或插孔通常会凸出基座较大距离,由于插针之间的绝缘主要依靠空气,因此插针之间的间距无法做到很小,成为连接器小型化、接触件高密度方面发展的瓶颈。还由于传统的连接器是依靠接触件的较小变形量保证接触,在承受各种振动过程中存在发生瞬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连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膜接触件,它包含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丝,多根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的两侧表面。利用弹性金属丝来导通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由于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受到插头内的金属接触端和插座内的金属接触端相对挤压时,即插头和插座结合时,弹性金属丝会倾斜和弯曲,并在弹力作用下保持对金属接触端的压力,导通信号,当插头和插座分离时,在弹力的恢复作用下,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恢复一致。
一种连接器,它包含插头、插座和薄膜接触件;插头和插座均包含外壳、绝缘基座和金属接触件,插头和插座的绝缘基座均设置在其外壳内并通过胶体来与其外壳内壁粘接,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均通过凸台结构固定在其绝缘基座内部;插头和插座的外壳通过螺纹来连接;薄膜接触件包含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丝,多根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的两侧表面;薄膜接触件设置在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弹性金属丝在导通时产生弹性弯曲和倾斜,断开时可以复原,磨损较小,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更换薄膜接触件成本低;薄膜接触件中的弹性金属丝由弹性薄膜绝缘,金属接触件由绝缘基座绝缘,绝缘效果显著大于空气,因此可以有更小的接触件间距,有利于突破连接器向小型化、高密度发展的瓶颈;插头和插座的外壳采用螺纹快锁结构连接,使用方便,接触可靠性高,抗振动性能明显高于传统接触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薄膜接触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中薄膜接触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