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型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57858.9 | 申请日: | 201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东为富;杨铄冰;刘晓锦;陈明清;马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63;C08G18/67;C08G18/48;C08G18/66;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刘秋彤 |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聚氨酯 类防雾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型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防雾薄膜是由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聚氧乙烯醚、双羟基离子化合物、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烯丙基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为反应物聚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00:(5~40):(20~60):(5~20):(1~10):(0.05~1),优选100:(5~20):(50~60):(10~20):(5~10):(0.5~1)。本发明将离子型化合物以不同形式合入聚合物链中,不迁移不脱落,防雾效果持久。此外,本发明防雾薄膜表面耐刮擦,耐水性优异且与基材粘附力高,性能与结构可调控,成本低廉,技术成熟,适合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子型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材料的生产与使用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透明材料(例如眼镜、面罩、浴室玻璃、汽车前挡玻璃、相机镜头、落地窗、展示柜)在一定环境下会结雾、干扰视线,这种现象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国内市场防雾材料多为喷雾式,其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类,防雾持效性短,不耐擦拭;通过电加热玻璃升温除雾和除霜需要耗用大量的电和金属;国际市场防雾持久性较好的为美国FSI公司的Premium系列产品,但其固化温度需高达150℃以上,且其防雾效果在泡水后急剧下降,价格高昂,多数作为高端领域一次性防雾用品使用。
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6,8:8737一文中制备了一种具有防雾功能的聚合物涂层,然而其耐水性与附着力差;专利CN 108504235 A、CN 108384293 A、CN108504150A中提及几种离子聚电解质共聚物的防雾涂层,防雾效果优异,但其合成工艺复杂,且使用大量含氟单体,成本高昂,不适合产业化生产使用。目前市场开发的防雾涂层材料存在附着力低、生产工艺复杂、防雾时间短、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型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制备方法。这种防雾薄膜原料成本低廉,防雾效果优异且持久,合成技术成熟,固化工艺灵活、简单,具有普适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离子型聚氨酯类防雾薄膜,所述防雾薄膜是由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聚氧乙烯醚、双羟基离子化合物、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烯丙基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为反应物聚合而成;重量比为100:(5~40):(20~60):(5~20):(1~10):(0.05~1),优选100:(5~20):(50~60):(10~20):(5~10):(0.5~1)。
所述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所述聚氧乙烯醚为直链结构聚氧乙烯醚、含双酚A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双羟基离子化合物为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甜菜碱、十四烷基二羟乙基甜菜碱、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甜菜碱、牛脂基二羟乙基甜菜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所述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聚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所述烯丙基离子表面活性剂为α-烯丙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硫酸铵或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铵。
所述引发剂包括光引发剂或热引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7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交联固化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身漆面封釉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