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门锁盗开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56750.8 | 申请日: | 201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渐佳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W4/02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智能门锁 近场通信 远程通信信息 远程通信 报警信息 无线开锁 合法性 发送 验证 检测 门口 合法 发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门锁盗开识别方法,智能门锁与处于其近场通信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识别所述移动终端,验证其合法性;如果所述移动终端近场通信合法,智能门锁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远程通信,向其发送远程通信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如果接收到智能门锁远程通信信息而没有检测到智能门锁的近场通信信息,判断自身不在门口是他人盗开,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通过近场通信与远程通信的结合,可以及时发现中间人盗开,提高智能门锁无线开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与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自动识别智能门锁无线开锁被盗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可以通过蓝牙无线开锁,方便快捷,但是蓝牙无线开锁方式,容易被通过重放或中间人盗开,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目前尚没有自动识别智能门锁被无线盗开的方法,智能门锁无线开锁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门锁盗开识别方法,当有人通过无线开锁方式盗开智能门锁时,通过移动终端自动发出报警信息。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门锁盗开识别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在智能门锁中建立具有无线开锁权限的移动终端信息;智能门锁与处于其近场通信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识别所述移动终端,验证其合法性;如果所述移动终端近场通信合法,智能门锁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远程通信,向其发送远程通信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如果接收到智能门锁远程通信信息而没有检测到智能门锁的近场通信信息,判断自身不在门口是他人盗开,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智能门锁根据移动终端近场通信信息验证的合法性控制开锁。
进一步,在所述智能门锁中预置开锁时间段,在开锁时间段,智能门锁根据移动终端近场通信信息验证的合法性控制开锁。
可选的,所述智能门锁通过远程通信向近场通信验证合法的移动终端发送一次性验证码,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远程通信向智能门锁反馈所述验证码,所述智能门锁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远程通信反馈信息验证结果控制开锁。
进一步,所述智能门锁中预置非开锁时间段,在非开锁时间段,智能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近场通信和远程通信双重验证结果控制开锁。
可选的,在所述智能门锁中预置开锁条件,所述智能门锁根据开锁条件触发与移动终端的近场通信和/或远程通信。
进一步,所述开锁条件包括在智能门锁中设定的开锁时间、或智能门锁检测的人体信号、或智能门锁感应的用户触摸信号。
可选的,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预置开锁条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开锁条件触发与智能门锁的近场通信和远程通信。
进一步,所述开锁条件包括在移动终端中设定的开锁时间、或在移动终端中建立的基于门锁位置的电子围栏、或移动终端感应的用户触发信号。
进一步,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在不符合开锁条件情况下接收到智能门锁发送的远程通信信息,向用户发出报警信息或通过远程通信向智能门锁发出禁开指令。
智能门锁首先与移动终端进行近场通信,根据近场通信信息识别处于门口的移动终端,再通过远程通信向该移动终端反馈近场连接信息,如果移动终端与智能门锁建立了近场通信连接,说明自身处于门口开锁,如果移动终端只接收到智能门锁的远程通信信息,而没有检测到智能门锁的近场通信信号,说明自身没有处于门口,是他人盗开,发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利用远程通信不受距离限制、不宜屏蔽的特点,通过远程通信向移动终端通报近场通信连接信息,利用近场通信近距离判断精度高,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门锁的近场通信连接信息判断自我是否在智能门锁开锁范围,通过近场通信与远程通信的结合,可以及时发现中间人盗开,提高智能门锁无线开锁的安全性。
结合以下实施例,分别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渐佳,未经胡渐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6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