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阴影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6619.1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8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悦;胡钟昀;冯晓毅;夏召强;吴俊;李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T5/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成 对抗 网络 阴影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阴影去除方法,该方法针对单幅图像阴影去除,首先设计生成式对抗网络并利用阴影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然后通过对抗学习的方式来训练判别器和生成器,最后生成器恢复出以假乱真的阴影去除图像。本发明方法仅由一个生成式对抗网络构成,在生成器中分别设计阴影检测子网络和阴影去除子网络,并且利用十字绣模块自适应融合不同任务之间的底层特征,将阴影检测作为辅助任务,从而提升阴影去除表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处理尤其是单幅图像阴影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视觉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场景,如工业视觉检测、视频监控、医疗影像检测和智能驾驶等。然而,阴影作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它给计算机视觉任务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问题处理的难度,降低了算法的鲁棒性。首先,阴影的形状变化很大。即使对于相同的物体,阴影的形状也会根据光源的变化而变化。其次,当光不是点光源时,阴影内部区域的强度不均匀。光源越复杂,阴影的边界区域越宽。在边界区域附近,逐渐从阴影变为非阴影。比如草地上覆盖的阴影会破坏灰度值的连续性,进而影响语义分割、特征提取和图像分类等视觉任务;又比如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中,由于阴影随着汽车一同运动,从而降低了提取汽车形状的准确度。因此,有效的阴影去除会大大提高图像处理算法的性能。
目前,阴影去除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视频序列,利用多幅图像的信息,通过差分法完成阴影的去除,但是应用场景十分有限且对于单幅图像无能为力;一类是基于单幅图像,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或者特征提取的方法来消除图像中的阴影,但是面对复杂背景的图像,该方法的阴影去除性能将严重下降。不难看出,基于单幅图像的阴影去除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将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但是因为单幅图像的可利用信息较少,所以在阴影去除性能上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阴影去除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阴影去除方法,所述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包括生成器和判别器,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增强阴影图像数据集;
步骤2:分别设计生成器中的阴影检测子网络和阴影去除子网络,定义生成器损失函数;
步骤2-1:设计生成器的阴影检测子网络,该网路分别由7层网络构成,其中,第1层网络是卷积核为3×3、通道数为64的卷积层,第2-6层网络由基本残差块组成,每个残差块的卷积核为3×3、通道数为64,第7层网络是卷积核为3×3、通道数为2的卷积层;
步骤2-2:定义阴影检测子网络损失函数
预设阴影检测标签图像l(w,h)∈{0,1},对于给定的像素点(w,h)属于l(w,h)的概率为:
其中Fk(w,h)记为来自阴影检测子网络最后一层k通道特征图像素点(w,h)的值,w=1,…,W1,h=1,…,H1;W1和H1分别是特征图的宽和高;故阴影检测子网络损失函数定义如下:
步骤2-3:生成器的阴影去除子网络由7层网络构成,其中,该网络的第7层网络是卷积核为3×3、通道数为1的卷积层,其余网络与步骤2-1中设计的阴影检测子网络结构保持一致;
步骤2-4:定义阴影去除子网络损失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6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