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载放射性污染物湿沉积后在地表水体源项形成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6462.2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9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莎;邓安嫦;徐向军;刘团团;陈龙泉;张艾明;辛存田;徐成龙;胡继民;杨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周敏毅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污染物 沉积 地表 水体 形成 计算方法 | ||
1.气载放射性污染物湿沉积后在地表水体源项形成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放射性污染物在下垫面的沉积浓度模拟;
(2)下垫面类型判断及面源的形成计算;
(3)地表径流形成的线源计算,包括降雨形成坡面径流计算和放射性核素沉降后的转移计算,
其中:
步骤(1)中,采用拉格朗日烟团模式进行模拟计算,通过释放一系列高斯烟团来模拟核素随时间的变化,考虑稳定度相关的扩散参数、烟羽抬升、逆温层和地面反射以及干湿沉积因素,模拟区域内各个烟团的平流输送、扩散和沉积,最终得出放射性污染物在下垫面的沉积浓度,
步骤(2)中,根据模拟区域内的地形高程信息及下垫面类型,判断模拟区域内各网格对应的下垫面类型,若为水体,则计算所得的沉积浓度直接为水体类型下垫面的沉积浓度,是为面源,
步骤(3)中,对于降雨形成坡面径流计算,所采用的坡面流基本方程为:
Sf=S0
S0=tgθ
h=R
其中:
取x方向为沿坡面向下;
t为时间;
h为坡面平均水深;
q为单宽流量;
v为栅格平均流速且q=vh;
I为达到坡面的净雨强;
δ为曼宁系数;
Sf为水力坡度;
So为栅格坡度;
R为栅格径流深;
θ为栅格坡度角,
步骤(3)中,对于放射性核素沉降后的转移计算,将计算的降雨区域划分为n个栅格,每个栅格的核素转移到表面径流中的量为Ai=A0×Kc,其中A0为放射性核素在一个栅格内湿沉降的量,Kc是单位面积的核素滞留份额并可由实验获得;
将n个栅格的Ai累加得到A,得到每个径流的汇入总量A,汇入流量q可从降雨形成坡面径流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64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