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现役钢管杆内壁的防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6138.0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乔;吴迪;余方召;张海春;王征;陈超;栾伊斌;潘白浪;吴韬;庾峰;胡雷剑;徐亮;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平湖市通用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02 | 分类号: | C23F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杆 内壁 电力系统 小孔 积水 防腐 底板 气相缓蚀剂 安全隐患 防腐性能 内壁腐蚀 透水材料 倒杆 封堵 排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现役钢管杆内壁的防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钢管杆底部底板上钻一小孔;S2:通过小孔排空钢管杆内积水;S3:从所述小孔注入气相缓蚀剂;S4:用透水材料封堵所述小孔。本发明可以简便地施用于电力系统现役钢管杆的内壁,从而大大提高钢管杆内壁的防腐性能,同时还具有防止杆内积水的效果,消除钢管杆因内壁腐蚀或杆内积水冰胀而引起的倒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电力系统设备防腐技术领域,尤其是电力系统现役钢管杆内壁防腐技术。
背景技术
钢管杆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输变电工程建设,一般采用整块钢板卷制而成,钢管杆的内外壁都经过热镀锌处理,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理论上讲,钢管杆的外壁暴露在空气中,遭受日晒雨淋,腐蚀无可避免,而内壁相对与空气隔绝,防腐蚀环境优良,且内壁能保持干燥状态,与外壁相比腐蚀要轻得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钢管杆内部经常会有积水,尤其是杆段间用法兰连接的钢管杆,杆内积水现象非常普遍。这主要是因为钢管杆内与外界空气并非完全隔绝,可以通过未遮盖严实的泄锌孔、法兰连接的缝隙等与外界相通,雨水也可以通过这些通道渗入杆内;同时,低温季节的凝露作用,也会使杆内积水。杆内一旦积水,内壁就难以保持干燥,防腐蚀环境急剧恶化,尤其在水线位置,腐蚀更加快速。另一方面,当杆内积水时,在严寒气候下会积冰,冰胀应力会使钢管杆在坏损的焊缝处或壁薄处胀裂,从而发生倒杆事故。因此,需要及时将杆内的积水排出,通常的作法是在杆底打一排水孔。但是,这样就破坏的杆内壁的涂锌层,且小孔壁还露出了钢基体,这个部位就极易腐蚀,从而影响钢管杆的强度,造成安全隐患。再则,钢管杆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损坏到杆内壁的涂锌层,局部失去腐蚀防护能力,使钢管杆内壁发生局部腐蚀。虽然钢管杆外壁的腐蚀现象比钢管杆内壁更为严重,但与钢管杆外壁的腐蚀现象可以及时观测到并得到及时修复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监测技术可以观测到钢管杆内壁的腐蚀情况,因此,虽然钢管杆内壁的腐蚀现象在好于钢管杆的外壁,但钢管杆内壁的腐蚀一旦发生,其安全隐患却要远远大于钢管杆外壁的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现役钢管杆内壁的防腐方法,简化施工,防腐效果更佳,提高钢管杆内壁的防腐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系统现役钢管杆内壁的防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钢管杆底部底板上钻一小孔;
S2:通过小孔排空钢管杆内积水;
S3:从所述小孔注入气相缓蚀剂;
S4:用透水材料封堵所述小孔。
可选的,所述小孔的直径为4mm-20mm。
可选的,所述小孔的孔心距离地面4mm-00mm。
可选的,所述气相缓蚀剂为粉末溶于水制成的气相缓蚀剂溶液。
可选的,所述气相缓蚀剂为粉末,且采用软管通过所述小孔采用正压气力输送至所述钢管杆内。
可选的,所述气相缓蚀剂为颗粒状结构。
可选的,气相缓蚀剂粉末经造粒制成粒状或棒状颗粒,然后塞入所述小孔内。
可选的,所述透水材料是透水混凝土、透水塑料、多孔陶瓷以及海绵中的一种。
可选的,注入所述气相缓蚀剂的量需根据所述钢管杆内部空间的体积和所选用气相缓蚀剂的单位体积使用量计算得到的计算用量的10-150%。
可选的,步骤S2采用虹吸的方法将钢管杆内积水排尽。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简便地施用于电力系统现役钢管杆的内壁,从而大大提高钢管杆内壁的防腐性能,同时还具有防止杆内积水的效果,消除钢管杆因内壁腐蚀或杆内积水冰胀而引起的倒杆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平湖市通用电气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平湖市通用电气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6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相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腐蚀控制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