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5968.1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程序 查询标识 应用程序监控 装置及系统 端口标识 主机 应用程序部署 唯一性判断 标识生成 同一容器 唯一标识 监控 部署 发送 代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应用程序的监控方法应用于主机,该主机包括至少一个Pod,Pod包括至少两个容器,至少两个容器中的一个部署有应用程序代理,至少两个容器中的其他容器分别部署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该方法包括:获取各个应用程序的端口标识和其所处Pod的Pod标识;根据端口标识和对应的Pod标识生成各个应用程序的查询标识;发送查询标识。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了对应用程序的唯一标识,在应用程序的IP地址发生变化或将多个应用程序部署于同一容器时,各个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查询标识也不会改变,可以通过查询标识的唯一性判断各个应用程序是否被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微服务架构、Kubernetes开源编排软件(简称k8s)以及容器技术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系统使用容器集群进行管理、部署、运行系统的组件服务。监控系统作为整个安全运维管理中重要的部分,需要对容器中部署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得到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指标数据,以及时发现应用故障并为应用程序故障的解决提供数据基础。
目前,传统的应用程序监控系统都是带外监控,即通过各种协议来采集各种应用的各种指标数据。由于现有的应用监控系统通常是利用管理IP进行管理,因此仅适用于具有固定静态IP的应用监控场景,对于容器集群中管理运行的容器内的应用程序会随着Pod的重新调度(如Pod迁移或宕掉重新创建等场景)应用程序的访问IP也会动态改变,如果采用传统的应用程序监控方式,已监控的应用监控就会中断,并且在多个应用程序部署于同一个容器中时,传统的应用程序监控方式也无法对各个应用程序进行区分,难以对应用程序是否已经被监控进行准确的判断,进而影响了整个监控系统的性能,难以满足安全运维管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已经被监控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应用于主机,所述主机包括至少一个Pod,所述Pod包括至少两个容器,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一个部署有应用程序代理,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其他容器分别部署至少一个应用程序,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个所述应用程序的端口标识和其所处Pod的Pod标识;根据所述端口标识和对应的Pod标识生成各个所述应用程序的查询标识;发送所述查询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监控方法,通过应用程序的端口标识和其所处Pod的Pod标识所生成的查询标识,实现了对应用程序的唯一标识,在应用程序的IP地址发生变化或将多个应用程序部署于同一容器时,各个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查询标识也不会改变,可以通过查询标识的唯一性判断各个应用程序是否被监控。
可选地,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还包括:发送连接验证报文;接收用于获取待监控数据的获取指令;根据所述获取指令发送所述待监控数据。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应用于主机,所述主机包括至少一个Pod,所述至少一个Pod之一部署有监控服务器代理,所述监控服务器代理监控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代理,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应用程序代理发送的查询标识,所述查询标识由各个应用程序的端口标识和其所处Pod的Pod标识生成;发送所述查询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监控方法,通过接收由应用程序的端口标识和其所处Pod的Pod标识所生成的查询标识,实现了对应用程序的唯一标识,在应用程序的IP地址发生变化或将多个应用程序部署于同一容器时,各个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查询标识也不会改变,可以通过查询标识的唯一性判断各个应用程序是否被监控。
可选地,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还包括:接收连接验证报文;发送连接验证报文;接收用于获取待监控数据的获取指令;发送所述获取指令;接收并发送所述待监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