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分片盖梁及其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5656.0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李雪峰;陆元春;郭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盖 盖梁 立柱 预留钢筋 装配式 下端 临时支撑 纵向连接 上端 大型的 多片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分片盖梁,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B片盖梁,所述B片盖梁的上端设置有A片盖梁,所述B片盖梁与A片盖梁之间设置有A片盖梁预留钢筋与B片盖梁预留钢筋,所述A片盖梁预留钢筋设置于A片盖梁的下端外表面。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分片盖梁及其连接方法,将大型的盖梁分成独立的多片盖梁,每片盖梁为一完整的盖梁结构,在不需要临时支撑的情况下,可直接实现与立柱的连接,在完成各分片盖梁与立柱的连接后,再实现各片间的连接,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采用了纵向连接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分片盖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装配式分片盖梁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桥梁施工方式是以现浇为主,现场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支架搭设、钢筋绑扎等工作,施工周期长,危险性高且效率低,同时对周围环境和道路交通影响也较大。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桥梁装配式施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桥梁的装配式施工是将桥梁结构的主要构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然后运至现场进行吊装拼接。桥梁的装配式施工避免了现场搭设支架,是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现场污染、实现低碳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目前桥梁上部结构的装配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对于下部结构的装配式近年来也有大量的研究,尤其对于立柱与承台、立柱与盖梁的连接形式有较多的专利产生,发明了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等多种形式。但对于盖梁本身的装配式技术考虑较少,基本采用整体预制的施工方式。但在工程实践中,盖梁的重量经常会比较重,受到运输条件和吊装空间的限制(一般超过250吨时,运输就比较困难),已经无法采用整体预制的施工方式,必须考虑对盖梁本身进行分段预制,然后至现场进行拼装。
目前已有的分段形式主要集中在横向分段,即沿着盖梁的长度方向分为多段,典型情况的分为3段或2段。将各节段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然后运至现场进行拼装。该种分段方法的施工虽然可以避免了采用满堂支架,但左、右两段拼装段在施工过程无法获得有效支撑,仍然需要设置临时支撑点,待接缝达到设计强度或张拉预应力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仍然会对两侧交通造成影响。因此横向分段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也有发明者提出采用纵向分片的形式,即沿着盖梁的宽度方向分为多片,每一片可为一个完整的盖梁结构,典型情况分为两片,通常可采用预应力进行干缝连接,即预应力不仅作为了临时连接措施,同时作为了永久的受力措施。此外,盖梁由于厚度方向尺寸较小,再加上预应力的锚固等问题,使预应力的效应难以发挥作用,因此该种连接形式工程不太适用,为此,我们提出装配式分片盖梁及其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问题更加便捷,结构更加可靠的装配式分片盖梁及其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分片盖梁,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B片盖梁,所述B片盖梁的上端设置有A片盖梁,所述B片盖梁与A片盖梁之间设置有A片盖梁预留钢筋与B片盖梁预留钢筋,所述A片盖梁预留钢筋设置于A片盖梁的下端外表面,所述B片盖梁预留钢筋设置于B片盖梁的上端外表面,所述A片盖梁预留钢筋与B片盖梁预留钢筋之间设置有高性能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接头。
本发明的上述装配式分片盖梁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纵向分片的分段形式,每片保证为一完成的盖梁结构;
(S2)每片盖梁预留接头槽口,槽口内盖梁上下缘纵向受力钢筋预留U型接头;
(S3)槽口可为矩形等多种形式,为避免角点处应力集中,可为梯形或倒梯形;
(S4)除与立柱(2)连接部位外,其余均可设置有槽口,可将槽口连通为接缝;
(S5)槽口U型钢筋相互交叉搭接,槽口浇筑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实现两分片盖梁的连接。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所述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或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桥梁墩座
- 下一篇:一种跨断层桥梁的隔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