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通道混合装置对沼气进行加压水吸收脱碳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55325.7 | 申请日: | 201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任晓乾;姜岷;周俊;杜进泽;王云海;郭炼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装置 沼气 微通道 脱碳 加压水 吸收水 溢出 吸收 生物甲烷气体 气水分离塔 气水混合物 加热处理 气水分离 乳化状态 脱碳净化 脱碳效率 减压 低成本 高纯度 净化气 吸收剂 换热 脱水 加压 紧凑 再生 回收 返回 | ||
1.一种利用微通道混合装置对沼气进行加压水吸收脱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通道混合器(1)、气水分离塔(2)、气体脱水器(3)、减压阀(4)、第一换热器(5)、再生塔(6)、第二换热器(7)、鼓气塔(8)以及第三换热器(9);
其中,所述的微通道混合器(1)设有沼气进料口和加压水进料口,微通道混合器(1)的出料口与气水分离塔(2)连接,将沼气与加压水混合的气水混合物导入气水分离塔(2)中;
所述气水分离塔(2)顶部通过气体排出管路连接外部的甲烷气储罐,气体脱水器(3)位于所述的气体排出管路上;气水分离塔(2)底部通过排水管连接第一换热器(5),减压阀(4)位于所述的排水管上;
所述第一换热器(5)的出料口与再生塔(6)连接,将气水分离塔(2)内的吸收水升温后导入再生塔(6)内;
所述再生塔(6)的顶部通过气体排出管路连接外部的CO2收集罐,底部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7)和鼓气塔(8),将再生塔(6)中的再生水降温后送入鼓气塔(8)内;
所述鼓气塔(8)底部侧面设有空气进气口,顶部侧面设有废气排气口,将空气鼓入鼓气塔(8)内与再生水进行接触;
所述鼓气塔(8)的底部通过排水管连接第三换热器(9),将鼓气塔(8)内排出的再生水降至常温后回收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混合器(1)材质为不锈钢,其微通道结构为交叉指型、T型、Y型、心型或柱型,微通道横截面宽为40~200μm,高度为40~10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分离塔(2)高径比为8:1~10:1,气水混合物由塔顶部侧面的塔壁引入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脱水器(3)为吸附式脱水器,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塔(6)高径比为8:1~10:1,吸收水由塔顶部侧面通过泵送至塔内,经过液体分布器自上而下喷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气塔(8)高径比为4:1~5:1,再生水由塔顶部通过泵送至塔内,经过液体分布器自上而下喷淋。
7.采用权利要求所述装置对沼气进行加压水吸收脱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已经过脱硫处理的沼气与水分别增压至0.8~1.5Mpa,然后分别通入微通道混合器(1)中保持在5~25℃下进行混合,得到气水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气水混合物导入气水分离塔(2)中,气水分离温度保持10~20℃,从气水混合物中溢出的净化气,经由水分离塔(2)顶部的气体排出管路排出,脱水后收集于甲烷气储罐内;调节减压阀,将压力降至0.11~0.12Mpa,使得吸收水经由水分离塔(2)底部的排水管进入第一换热器(5)并升温至37~40℃,然后送至再生塔(6)内;
步骤三:控制再生塔(6)内温度为37~40℃,吸收水由塔顶部侧面通过泵送至塔内,经过液体分布器自上而下喷淋,从吸收水中溢出的CO2经由再生塔(6)顶部的气体排出管路排出并存于CO2收集罐中;再生塔(6)内的再生水经由塔底的排水管进入第二换热器(7)并温降至27~30℃,然后送至鼓气塔(8)内;
步骤四:再生水由塔顶部侧面通过泵送至鼓气塔(8)内,经过液体分布器自上而下喷淋,通过鼓入空气,除去水中残留的CO2,并通过顶部侧面废气排气口排出;鼓气塔(8)的再生水经由塔底的排水管进入第三换热器(9)并温降至常温并回收循环利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气水分离塔(2)中液体装填系数控制在40~50vt%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再生塔(6)中液体装填系数控制在40~50vt%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鼓气塔(8)内液体装填系数控制在30~40vt%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53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