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4584.8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健;李丰;杜顺开;刘旭阳;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3 | 分类号: | F24F11/43;F24F11/64;F24F11/65;F24F11/72;F24F11/79;F24F1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控制 方法 装置 空调器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加湿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加湿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加湿指令,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开启所述加湿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导风组件的状态信息来确定加湿超声波加湿模块和/或湿膜加湿模块开启,降低相关技术方案中加湿模块直接根据加湿指令进行开启而出现凝露的概率,进而降低凝露出现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控制方法、一种加湿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当室内环境干燥,无法满足用户湿度需求时,通过开启空调器的加湿功能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然则上述方案仅仅是在空调器的内部设置加湿模块,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加湿模块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凝露的风险,如市面上使用的超声波加湿,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凝露的情况。
故亟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室内加湿控制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加湿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加湿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适用于设置有加湿装置的空调器,所述加湿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加湿指令,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开启所述加湿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湿装置在加湿过程中,存在生成凝露的风险,尤其对于超声波加湿而言,如果不设置响应的防凝露策略,产生凝露的概率更高,导风组件与导风风机对应设置,如果导风组件的状态不满足开启要求,则在开启加湿装置时易产生凝露,因此通过基于对导风组件状态的检测,来确定当前导风组件的开启状态是否有能力减小或消除凝露的产生,以保证在执行加湿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导风组件与加湿装置的联动控制,降低加湿操作开启后产生凝露的概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超声波加湿模块和/或湿膜加湿模块,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开启所述加湿装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状态信息,确定开启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和/或所述湿膜加湿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提出的加湿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具体包括:超声波加湿模块、湿膜加湿模块,在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有导风组件,在接收到加湿指令后,根据导风组件的状态信息确定开启超声波加湿模块和/或湿膜加湿模块。通过根据导风组件的状态信息来确定加湿超声波加湿模块和/或湿膜加湿模块开启,从而得到与导风组件的当前状态匹配的加湿模式,以降低相关技术方案中加湿模块直接根据加湿指令进行开启而出现凝露的概率,进而降低凝露出现的风险。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超声波加湿模块相对于湿膜加湿模块具有更大的加湿效率并且具有单独的加湿出口,由于无法通过空调器的风机直接吹散,因此在设置在空调器上执行加湿操作时,产生凝露的概率也就更大,而通过基于导风组件的状态确定是否开启超声波加湿,比如导风组件是否开启,开启的角度为多少,以及处于旋转状态还是静止状态等,以通过加湿方式的匹配,降低凝露产生的概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