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氨牢度皂洗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4232.2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瞿运;丁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云花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5/08 | 分类号: | D06P5/08;D06P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丁骞 |
地址: | 21425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牢度 皂洗 制备 方法 | ||
一种涤氨牢度皂洗剂制备方法,涤氨牢度皂洗剂包括以下组份:脂肪胺聚氧乙烯基醚EO=15‑35、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EO=5‑12、聚丙烯酸、聚乙二醇脂肪酸酯、乙二醇丁醚;涤氨牢度皂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室温下,在反应釜中加入脂肪胺聚氧乙烯基醚EO=15‑35、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EO=5‑12、聚丙烯酸、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升温至150~190℃后,抽真空反应2~3.5小时。本发明提供的皂洗剂,通过使用包含上述的皂洗剂进行皂洗,可使纺织品浮色去除比较充分。该皂洗剂不但提高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而且用量少、节水节能,还可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有效降低染物水洗残液色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氨牢度皂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染色是目前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主要染料品种,其用量在逐年提高。活性染料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多样,其反应效率也各有差异,但它们都不能与纤维完全反应。此外,在上染固着纤维的同时,染料还会发生水解,这些未固着的染料和水解染料,其扩散和吸附性能与原来的活性染料非常相似,易吸附在纤维表面,并扩散进入纤维,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纤维结合,因此必须要经过多道水洗和皂洗,才能去除这部分杂质,以提高织物的色泽鲜艳度、色牢度、洁净度,去除这些杂质的过程,就叫皂洗。
但是传统皂洗工艺是通过化学洗涤剂在高温下进行的,加工耗能高、耗水量大,并且未结合的染料或水解染料会被直接排放到印染废水中,皂洗中加入的过多化学洗涤剂也增加了废水处理的负担,直接影响染色的节能减排和加工的生态性,造成环境污染。
聚氨酯纤维(俗称氨纶)的主要化学组成是聚氨基甲酸酯,而且它是由所谓软链段和硬链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它是一种有“区段”结构的弹性良好的纤维,硬段由异氰酸酯与二胺化合物反应形成,软段由长链二羟基化合物(聚醚二醇或聚酯二醇)组成,它较柔软,熔点一般在50℃以下,玻璃化温度一般为—50~—70℃(聚醚型)和25~45℃(聚酯型),不同商品还在分子链中引入了不同组分,以提高纤维的各种性能。常与涤纶、棉等纤维混纺,得到具有弹性的面料。
现有技术中聚氨酯纤维染色只适用分散、中性等染料,而且染料主要进入无定形结构的软链段区,染色温度虽低,但上染率不高,而且染料容易解吸,色牢度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涤氨牢度皂洗剂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涤氨牢度皂洗剂制备方法,涤氨牢度皂洗剂包括以下组份:脂肪胺聚氧乙烯基醚EO=15-35、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EO=5-12 、聚丙烯酸、聚乙二醇脂肪酸酯、乙二醇丁醚;涤氨牢度皂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室温下,在反应釜中加入脂肪胺聚氧乙烯基醚EO=15-35、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EO=5-12 、聚丙烯酸、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升温至150~190℃后,抽真空反应2~3.5小时;
(2)降温至80~90℃后,输入氮气,再加入水和乙二醇丁醚,然后升温至135~150℃,持续反应2.5~3.5小时;
(3)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至30~40℃,取出封存。
一种涤氨牢度皂洗剂制备方法,涤氨牢度皂洗剂中组份的含量百分比是:脂肪胺聚氧乙烯基醚EO=15-35 40~60%、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EO=5-12 10~20%、聚丙烯酸5~10%、聚乙二醇脂肪酸酯5~10%、乙二醇丁醚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涤氨混纺面料染得深浓黑色,同时具有相当高的水洗牢度。
本发明提供的皂洗剂,通过使用包含上述的皂洗剂进行皂洗,可使纺织品浮色去除比较充分。该皂洗剂不但提高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而且用量少、节水节能,还可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有效降低染物水洗残液色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云花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云花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低温染色用绿色无味导染剂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圆柱形工件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