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4204.0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1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旺;陈林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磐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阵列 电机 伺服 装置 行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组单元、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磁组单元包括主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四辅助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周向依次排布。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长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等效平面的法向设置,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将主磁源按压向主磁源的非工作面,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将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按压向非工作面。磁组单元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磁组单元固定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由定子、转子、轴承、机壳、端盖等构成。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由一定极对数的永磁体镶嵌在铁芯表面或者嵌入铁芯内部构成。永磁体多采用钕铁硼等高矫顽力,高渗磁感应密度的稀土永磁材料制作而成。此转子的永久磁钢的作用和有刷电机所用的永久磁钢作用相类似,都是在电机气隙中建立足够的磁场,其不同之处在于无刷直流电机中的永久磁钢装在转子上面。
传统的电机里,永磁体构成的磁阵列缺少自屏蔽性,具有严重漏磁现象,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且磁体的表面磁密低,磁体利用率低,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还存在气隙磁密的正弦化低,影响电机转动的稳定性。海尔贝克阵列电机的磁体利用率相对传统电机的磁体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是海尔贝克磁阵列的磁体用量大,增加电机的重量,且磁体表面的磁场强度不均匀,而磁体中部磁场强度不足,影响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表面聚磁能力强、固定强度高的磁组单元。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气隙磁密的正弦化高、自屏蔽性强的磁阵列。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供一种运动稳定、输出功率高的电机。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提供一种保护客体的确立的伺服装置或行驶装置。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组单元,其包括主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四辅助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周向依次排布。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长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等效平面的法向设置,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将主磁源按压向主磁源的非工作面,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将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按压向非工作面。磁组单元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沿主磁源周向设置辅助磁源,有利于提高主磁源聚磁效果,增加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磁场强度的均匀度。通过按压的方式固定主磁源和辅助磁源,有利于提高磁组单元固定的稳固性。
进一步方案为,磁组单元与固定件之间设置防止漏磁的导磁件,导磁件覆盖磁组单元的非工作面。有利于提高磁组单元安装的稳定性和降低漏磁。
进一步方案为,沿宽度方向,第一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辅助磁源,第一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沿宽度方向,第二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子辅助磁源,第二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磁组单元的稳固性。
进一步方案为,沿长度方向,第三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三子辅助磁源,第三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沿长度方向,第四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四子辅助磁源,第四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磁组单元的稳固性。
进一步方案为,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分别通过第一锥形面按压主磁源,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分别通过第二锥形面按压主磁源。有利于提高主磁源安装的稳固性,提高磁组单元固定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磐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磐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