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向量参数的数字水印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4125.X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3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向量 参数 数字 水印 加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向量参数的数字水印加密方法,用于对图像文件添加数字水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图像拆分步骤,将所述图像文件拆分为红色分量图层、绿色分量图层和蓝色分量图层;加密步骤,包括第一加密步骤、第二加密步骤和第三加密步骤;放大步骤,包括第一放大步骤、第二放大步骤以及第三放大步骤;标记步骤,包括第一标记步骤、第二标记步骤以及第三标记步骤;叠合步骤,包括第一叠合步骤、第二叠合步骤以及第三叠合步骤;合成步骤,将叠合步骤输出的红色分量图层、绿色分量图层以及蓝色分量图层合成为新的图像文件。处理较为可靠,加密安全,同时使水印不能轻易被移出,而加密算法较为简单,处理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印加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向量参数的数字水印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信息隐藏技术,可以将版权信息、标识信息、图像等信息以可见或者不可见的方式嵌入进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载体图像之中。嵌入不可见水印信息时,由于嵌入的水印信息低于人类视觉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小粒度发现范围,所以,它一方面可以用于证明作品的来源,作为侵权起诉的证据,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数字作品的水印进行检测、分析,实现对作品的完整性保护。1、灰度值加密:图像的灰度值直方图本质上是一种表示数字图像各级灰度值及其出现频数关系的函数,他描述的是图像中具有的该灰度值的像素的个数。像素灰度值加密是利用混沌映射产生的灰度值扰乱向量(矩阵),对原始图像像素值进行扰乱,达到隐藏图像信息的目的。灰度值加密使用两个矩阵进行异或后得到。2、位置加密:位置加密主要是利用混沌行为的不可重复、不可预测和初始条件极端敏感的特性,经过对混沌序列进行处理,产生混沌位置扰乱向量或者说混沌位置置乱矩阵,来改变像素在原始图像矩阵中的位置,达到图像不可读,掩盖图像信息的目的。3、双因子加密方法:由于位置加密的实现原理比较简单,虽然经过位置加密后的水印图像在视觉效果上已经达到了置乱,但是并不能改变原图像直方图。这样很容易泄漏水印图像的统计信息,因此,为了增强安全性,采用位置加密和灰度值加密相结合(双因子加密)的方法对水印图像进行加密。这种加密方法可降低在水印图像遭受提取时水印被破译的概率,确保水印的安全保密性。从水印加密的角度来看,双因子加密机制加密数字水印时产生两个混沌矩阵,一个用来做位置加密,一个用来做灰度加密,将二者结合起来,混沌序列便不可预测,故即使知道了水印序列,在没有混沌加密的密钥矩阵的情况下也是无法对水印信息进行破解。以此达到水印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从而起到了对版权较好的保护。
但是目前的加密技术都是通过对二维图像特征进行加密,而这样一来,由于加密方式较为简单,所以存在被破译的可能,而一旦隐藏数字水印被破译,就可以通过重混合算法对文件进行重新编译而获得未加水印的文件,从而可以对著作人造成较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向量参数的数字水印加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向量参数的数字水印加密方法,用于对图像文件添加数字水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图像拆分步骤,将所述图像文件拆分为红色分量图层、绿色分量图层和蓝色分量图层;
加密步骤,包括第一加密步骤、第二加密步骤和第三加密步骤;第一加密步骤包括通过灰度加密算法对数字水印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一混沌矩阵以及对应的第一密钥;第二加密步骤包括通过位置加密算法对数字水印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二混沌矩阵以及对应的第二密钥;第三加密步骤包括通过双因子加密算法对数字水印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三混沌矩阵以及对应的第三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