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滑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53818.7 | 申请日: | 2019-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倪章松;熊建军;郭龙;王茂;吕波;张铭镇;韩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F04D27/00;F04D29/58 |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滑环 结构 | ||
1.一种导电滑环结构,包括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包括基座和铜环,铜环与基座间分别设置挡板和绝缘隔环进行隔离,整体轴向叠加装配,其特征在于整体装配后转子结构切割为对称的两半,两半转子结构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定子结构包括固定座和碳刷组件,采用悬臂结构安装,所述固定座一端固定在风扇转子支撑轴承座,另一端支撑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一端连接在固定座,另一端通过弹簧将碳刷压在转子机构铜环表面;所述定子结构中设置有碳刷位移机构,碳刷位移机构使得碳刷相对于铜环的位置实现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结构整体切割后,连接端面为非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结构的连接端面处的铜环、挡板和绝缘隔片轴向和径向均进行错位设置,相互之间的间隙用绝缘填充剂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位移机构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端部连接到压板上,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碳刷的连接柱,电动推杆推动压板带动碳刷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螺栓,与压板通过螺纹连接,螺栓与碳刷之间通过压簧连接,通过旋转螺栓实现对碳刷的位置调节,碳刷通过压簧的产生的推力压紧在铜环表面。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导电滑环结构的防冰风扇段,包括风扇转子以及安装在风扇转子的若干扇叶,风扇转子轴通过两侧滚柱轴承支撑,其特征在于在风扇转子与两侧支撑轴承间分别设置一套导电滑环,导电滑环结构中的转子结构卡套在风扇转子轴上固定连接,其中一套导电滑环转子机构上的引出线经过风扇转子上的每一个扇叶上的加热单元后与另一套导电滑环上的引出线进行连接,外部加热电源通过导电滑环结构的定子结构碳刷、转子结构铜环和风扇转子上的风扇叶片电加热单元构成闭合的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冰风扇段,其特征在于风扇转子上所有叶片上的加热单元为电阻性负载,每支叶片的电阻阻值一致,所有风扇叶片电加热单元并联后与两套导电滑环的转子铜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冰风扇段,其特征在于被切割成两半的导电滑环转子结构装配成整体后,导电滑环结构每一半转子均由铜环上引出短接线相互连接,用于确保铜环可靠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冰风扇段,其特征在于风扇段包括有供气管路,供气管路的喷口分别设置在风扇转子两侧,对准导电滑环转子结构中的铜环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冰风扇段,其特征在于风扇段内风扇转子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套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铜环与碳刷之间产生的电火花和碳刷相对于铜环之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8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