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3007.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0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席克瑞;秦锋;刘金娥;李小和;崔婷婷;丁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2B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湿 面板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M个驱动电极,M个驱动电极沿着第一方向依次为第1驱动电极至第M驱动电极;驱动方法包括:在液滴行进阶段,向M个驱动电极提供电信号,以使第1驱动电极从溶液池中获取液滴,并且使M个驱动电极驱动液滴行进;其中,第m驱动电极的驱动信号的脉宽为Wm,第m驱动电极的第a个驱动信号和第a+1个驱动信号之间的非驱动信号的脉宽为Zma,第m驱动电极的第1个驱动信号的结束时刻和第1驱动电极的第m个驱动信号的结束时刻齐平;M、m、a均为正整数,1≤m≤M。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利于高效地移动大批量液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使用微型分析装置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科学。电润湿面板在微流控技技术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和便携化的特征,电润湿面板集成了对样品的采样、反应、分离和检测等功能,在化学合成、生物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润湿面板包括基板1、设置在基板1上的电极2、以及驱动电路3,驱动电路3和电极2电连接,用于向电极2提供电信号,以驱动液滴在电润湿面板中运动。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润湿面板中,对于液滴的驱动效率较低,无法同时移动多批液滴。
因此,提供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以高效率的驱动液滴进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M个驱动电极,M个驱动电极沿着第一方向依次为第1驱动电极至第M驱动电极;
驱动方法包括:在液滴行进阶段,向M个驱动电极提供电信号,以使第1驱动电极从溶液池中获取液滴,并且使M个驱动电极驱动液滴行进;其中,第m驱动电极的驱动信号的脉宽为Wm,第m驱动电极的第a个驱动信号和第a+1个驱动信号之间的非驱动信号的脉宽为Zma,其中,Wi为驱动液滴从第i-1驱动电极移动至第i驱动电极的驱动信号的脉宽,且W1表示驱动液滴从溶液池移动至第1驱动电极的驱动信号的脉宽;第m驱动电极的第1个驱动信号的结束时刻和第1驱动电极的第m个驱动信号的结束时刻齐平;M、m、a、i均为正整数,1≤m≤M,1≤i≤M,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可以依次从溶液池中获取多次液滴,并且对多次获取的液滴进行高效率的驱动,使液滴铺满驱动电极。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同时驱动多次获取的液滴行进,驱动效率较高。并且,运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可以将液滴铺满前m个驱动电极,m为正整数,且取值的范围是:1≤m≤M,m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取值,而无需针对m的数值单独设置驱动电极的电信号,驱动方法灵活。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所述的电润湿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润湿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