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扩散板层叠体、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2900.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0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承亨;锄柄正幸;冈部元彦;辻孝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和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1/04;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陈万青;姚开丽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层叠 背光 单元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扩散板层叠体。其能够提高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亮度均匀性。光扩散板层叠体(10)具有多张层叠起来的光扩散板(23),在相邻的光扩散板(23)之间形成有空气层(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背光单元的光扩散板层叠体、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由于节省空间且清晰度较高而被广泛地作显示装置用。其中,液晶显示器由于更省电更清晰而受到瞩目,研发工作不断深入。
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为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非发光型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由彼此相对而设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基板与滤色器(color filter,以下称为“CF”)基板、封入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构成。该背光源设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并且,CF基板在构成像素的各子像素处设有例如被着色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着色层。
此外,背光单元有安装在液晶层的下表面侧的边缘发光型(侧光型)背光单元或者不使用导光片的正下方型背光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中已公开有这样的正下方型背光单元,其包括由面向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侧而设的棱镜片等构成的光学片组、扩散片和由LED等构成的光源,从背面侧开始依次层叠有光源、扩散片和光学片组。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129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处,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背光单元中,扩散片由透明树脂和分散在该透明树脂中的透明微粒构成,利用透明树脂与透明微粒之间的折射率之差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亮度不均匀现象,但在光源直接布置在画面正下方的正下方型背光单元中,光源的正下方部分与光源间的部分之间的明暗差较大,因此很难提高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亮度均匀性。
于是,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扩散板,该光扩散板能够提高正下方型背光单元中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亮度均匀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扩散板层叠体由多张在树脂母体中含有光扩散剂的光扩散板层叠而成,且在相邻的光扩散板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正下方型背光单元中,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均匀地进行面发光,因此能够提高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亮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扩散板的剖视图。
图5A示出倾斜角度的求法之一例,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扩散板,一边让具有规定投影面积的微小区域沿假想平面移动,一边对微小区域所含有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作平面近似,并求出作了该平面近似后的平面的倾斜角度。
图5B示出倾斜角度的求法之一例,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扩散板,一边让具有规定投影面积的微小区域沿假想平面移动,一边对微小区域所含有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作平面近似,并求出作了该平面近似后的平面的倾斜角度。
图6是示出从光源入射来的光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扩散板反射的情况的图。
图7是剖视图,用于说明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和株式会社,未经惠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