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2853.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玉;黄灿;丁志刚;陈松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4/00 | 分类号: | E01D4/00;E01D18/00;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101117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支撑 纵向型钢 溶洞 拱座 基岩 大型溶洞 隧道结构 回填层 主拱圈 隧道 洞壁 竖向 施工技术领域 防护 隧道跨越 隧道施工 刚架 施工 受力 支撑 | ||
本发明属于隧道跨越溶洞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完整基岩、拱座、主拱圈、回填层、洞壁防护和型钢临时支撑,拱座位于溶洞、暗河两侧完整基岩的上方,溶洞、暗河的周围做好洞壁防护,主拱圈支撑在两侧拱座上,拱跨结构与上部隧道结构之间为回填层,隧道施工型钢临时支撑分为竖向型钢临时支撑及纵向型钢临时支撑,纵向型钢临时支撑位于隧道结构的下方,隧道初支刚架落到纵向型钢临时支撑上,纵向型钢临时支撑至溶洞底采用竖向型钢临时支撑。本发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拱跨结构具有跨越能力较大、材料的适应性强、耐久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跨越溶洞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山岭地区隧道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穿越溶洞、溶腔及暗河的情况,通常采用回填注浆、桥梁跨越等方法处理。回填注浆采用碎石、土体及混凝土填充,常用于处理小型溶洞、溶腔;大型溶洞、暗河空间较大,且存在地下水,为避免大量回填及便于排水,一般采用桥梁进行跨越,但大型溶洞、暗河内桥梁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包括完整基岩、拱座、主拱圈、回填层、洞壁防护和型钢临时支撑,拱座位于溶洞、暗河两侧完整基岩的上方,溶洞、暗河的周围做好洞壁防护,主拱圈支撑在两侧拱座上,拱跨结构与上部隧道结构之间为回填层,隧道施工型钢临时支撑分为竖向型钢临时支撑及纵向型钢临时支撑,纵向型钢临时支撑位于隧道结构的下方,隧道初支刚架落到纵向型钢临时支撑上,纵向型钢临时支撑至溶洞底采用竖向型钢临时支撑。
进一步的,回填层内采用混凝土填充。
进一步的,洞壁防护采用锚网喷防护。
进一步的,拱座采用干硬性微膨胀早强混凝土浇筑而成。
一种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的步骤为:
S1:工艺选取:根据溶洞大小及类型,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材料类型规格,结合现场调查,制定详细施工方案,绘制详细施工图;
S2:开挖及洞壁防护:开挖临空面及溶洞洞顶,洞壁进行洞壁防护;
S3:型钢临时支撑:隧道初支刚架落到纵向型钢临时支撑上,纵向型钢临时支撑至溶洞底采用竖向型钢临时支撑;
S4:拱座施工:拱座基坑开挖好后,浇筑拱座;
S5:施作主拱圈:拱座施工完成后,施作主拱圈;
S6:回填层施工:主拱圈结构上部与隧道结构的隧道仰拱之间的空隙,采用混凝土回填并找平;
S7:隧道结构施工:进行隧道衬砌结构施工。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拱座开挖采用静态爆破施工。
进一步的,步骤S5中主拱圈施作完成后,主拱圈下方虚渣清理干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拱跨结构具有跨越能力较大、材料的适应性强、耐久性好的优点。
(2)拱跨下方空间大,排水性能好,并能对地下水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3)本发明采用拱跨结构可避免因加大主梁造成的材料浪费,并保证结构安全可靠;对于跨越大型溶洞、暗河,可大大减少工程量,避免对溶洞、暗河的大量回填及便于排水,加快施工进度,经济效益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