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2402.3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柳絮;张宇;崔瑾;王凡;刘彦甫;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64 | 分类号: | F16H3/6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档位 行星 自动变速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所述自动变速器包括均具有太阳轮、行星架与齿圈的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和第四行星排,以及若干离合机构和制动机构,且于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处设置有第一制动机构,或者,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端还传动连接有电机。本发明所述的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可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以及较好的驾驶平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的日益短缺,人们对驾驶平顺性及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多档位变速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多个档位间的切换,通常需要在变速器中加入较多的齿轮及控制元件,导致变速器的控制系统较复杂,且效率也较低。另外,现有的多档位变速器难以进行结构变型,从而不利于结构平台化,加大了新车型的开发成本。此外,因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多档位变速器换挡不平顺,导致驾驶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其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并可降低整车油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至少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和第四行星排,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和第四行星排均包括太阳轮、行星架与齿圈;
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太阳轮传动连接、并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及所述第四行星排的齿圈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齿圈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以及,所述自动变速器还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之间的第一离合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及所述第四行星排的太阳轮之间的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之间的第二离合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及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出端之间的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行星架之间的第三离合机构,以及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齿圈处设置的第二制动机构,于所述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处设置的第三制动机构;
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端与发动机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处设置有第一制动机构,或者,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端还传动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电机时,所述发动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电机同轴布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可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以及较好的驾驶平顺性,可有效降低油耗,进而使得本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同时,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中,且所述多档位行星排式自动变速器中为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处设置有第一制动机构,而该控制方法包括:
a、控制所述第一离合机构接合,控制所述第二制动机构和所述第三制动机构制动,进入一挡模式;或,
b、控制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和所述第三离合机构接合,控制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制动,进入二挡模式;或,
c、控制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和所述第三离合机构接合,控制第二制动机构制动,进入三挡模式;或,
d、控制所述第三离合机构接合,第三制动机构制动,进入四挡模式;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鲜菇多糖螯合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安全带佩戴监测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