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2180.5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欣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42113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枇杷鲜果 室温环境 温度条件 制作工艺 枇杷茶 烘干 打碎 冷冻 冷却 营养成分损失 抗氧化活性 保健效果 化学合成 准确称量 自然解冻 包装机 保健茶 料理机 总多酚 总黄酮 隔水 沥干 枇杷 解冻 激素 清洗 保留 | ||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优质野枇杷鲜果,清洗并沥干水分;将野枇杷鲜果在‑40℃~‑35℃温度条件下冷冻60~120分钟;将冷冻后的野枇杷鲜果在室温环境下自然解冻,完全解冻后,隔水蒸4~6分钟;将蒸后的野枇杷鲜果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完全冷却后,在55℃~65℃温度条件下烘干70~75小时;将烘干后的野枇杷鲜果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完全冷却后,用高分子料理机打碎;将打碎后的野枇杷鲜果通过包装机准确称量包装。本发明使野枇杷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保留较好,营养成分损失较小,不含激素及化学合成类药物,保健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粗糠树为紫草科厚壳树性下植物,其果实又称为野枇杷,经加工后可作为药食两用食品,民间用以缓解咽炎、咳嗽等疾病。在野枇杷产地之一的湖南衡阳地区,人们通常会将野枇杷鲜果煮粥,用作食疗,也常把果实采收后制成果干,果干呈棕黑色,煮水作茶,茶色棕黄,味清香微甘,具有润喉止咳的作用,民间常用以治疗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咳嗽、哮喘等病。
野生枇杷,个头小,鲜果直接烘干后打碎处理,几乎没有营养价值,没有热处理,黄酮提取不出来,可以缓解咽炎、咳嗽等疾病,特别是对雾霾天以及抽烟地区的人士非常有效。四种加工方式(鲜果、蒸果、干制鲜果、干制蒸果)对野枇杷样品总多酚、总黄酮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蒸制加热后的野枇杷鲜果具有最高的多酚含量及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加热处理能减少后续干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损失。现有两种加热方法:烫和蒸对野枇杷样品的作用,经热处理后野枇杷鲜果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使野枇杷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保留较好,营养成分损失较小的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优质野枇杷鲜果,清洗并沥干水分;
2)将野枇杷鲜果在-40℃~-35℃温度条件下冷冻60~120分钟;
3)将冷冻后的野枇杷鲜果在室温环境下自然解冻,完全解冻后,隔水蒸4~6分钟;
4)将蒸后的野枇杷鲜果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完全冷却后,在55℃~65℃温度条件下烘干70~75小时;
5)将烘干后的野枇杷鲜果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完全冷却后,用高分子料理机打碎;
6)将打碎后的野枇杷鲜果通过包装机准确称量包装,即得野枇杷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2)中,将野枇杷鲜果在-40℃温度条件下冷冻90分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3)中,隔水蒸5分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4)中,在60℃温度条件下烘干72小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5)中,用高分子料理机打碎成80~150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6)中,包装机为超声波包装机。
所述的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在总多酚和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野枇杷茶的制作工艺,使野枇杷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保留较好,营养成分损失较小,不含激素及化学合成类药物,保健效果较好,经实验研究证实有效,未发现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欣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欣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