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诊断慢性冠心病的分子标志物MYH1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1994.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郑磊;胡炎伟;王前;卢远彬;丁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周建军 |
地址: | 5105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诊断 慢性 冠心病 分子 标志 myh1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用于诊断慢性冠心病的分子标志物MYH11及其应用。本发明发现通过检测患者血液样品中的MYH11浓度,可以预测慢性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的发生,以及用于诊断慢性冠心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诊断慢性冠心病的分子标志物MYH1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每年全球死于AS相关疾病的患者约为1750万人,占全球死亡率的31%。中国的现状同样令人堪忧,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调查结果,2017年中国AS相关疾病患者就有2400万,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就是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具有1100万的病人,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CHD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疾病。在CHD疾病中,慢性冠心病(chron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CCHD)由于潜伏期长,发病较隐匿,发病时间比较短,且程度也比较轻,一般是过度劳累引起心肌缺血而引起,休息可以得到缓解,因此,人们往往不够重视,疾病很容易被忽略。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逐渐向不稳定心绞痛发展,甚至会发生心肌梗死。而且,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发生猝死的风险也较高,因此,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目前,CCHD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来做诊断,这就要求医生要有较高的经验,因此很容易漏诊。
目前,诊断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以及心电图检查,包括CT、MRI以及心电图仪器等。但是影像学及心电图检查的方法往往需要特殊的仪器,检查过程耗时耗力,价格昂贵,而且结果需要非常专业的医生才能解读,不适合大规模筛查,并且不适宜病程的监测和定期检查;而且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高,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循环生物标志物检查具有经济、方便、无创、适宜病程监测以及大规模筛查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研究发现有效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标志物应当成为当前的关注热点。目前慢性心血管疾病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传统生化标志物。然而,这些标志物诊断稳定心绞痛都存在着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的问题。许多与心血管不相关的疾病都会引起这些标志物的升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且这些标志物都是针对疾病发作后而发挥诊断效果,并不能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当前,每年全球因急性心血管事件而死亡的人数约有1750万人,占全球死亡率的31%。而中国的情况也异常严峻,2017年冠心病人数就有1100万左右,死亡率逐年上升。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慢性冠心病的诊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诊断慢性冠心病的分子标志物MYH11及其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慢性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高特异性标志物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检测MYH11蛋白的存在的试剂盒或诊断装置在制备用于诊断和/或预防和/或治疗慢性冠心病的药剂中的应用,所述试剂盒或诊断装置用于慢性冠心病的体外诊断和/或危险分层。
可选地,所述试剂盒用于测定体液样品中MYH11蛋白的表达量。
可选地,所述试剂盒通过ELISA法检测MYH11蛋白的表达量。
可选地,所述体液样品中MYH11蛋白的表达量与慢性冠心病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可选地,所述体液样品选自血清。
可选地,所述药剂用于诊断或监测慢性冠心病的存在和/或过程和/或严重程度和/或预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