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超双疏阻燃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1777.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2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屈孟男;何金梅;王嘉鑫;马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61 | 分类号: | D06M15/61;D06M11/50;D06M13/51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超双疏 阻燃 导电 织物 制备 方法 | ||
一种具有超双疏阻燃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将羟基化的织物浸泡于苯胺反应液中,通过界面聚合生长聚苯胺,然后浸渍于银氨溶液中,再加入葡萄糖溶液,浸泡后晾干;再浸泡于阻燃剂(AEGDP)溶液中,晾干;最后浸泡于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OTS)的乙醇溶液,干燥,得到超双疏阻燃高导电织物。本发明中采用聚苯胺作为粘结剂,一方面通过化学键与基底织物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与Ag纳米颗粒粘结且牢牢固定在一起,提高了棉织物的导电性能;同时阻燃剂和低表面能改性剂的引入,增加了导电棉织物的阻燃和双疏性能,极大地扩大了导电棉织物的应用范围。因此,这种超双疏阻燃高导电织物在多功能可穿戴设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超双疏阻燃的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是将电子设备与可穿戴物品相结合的设备,由于可穿戴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亲密互动所带来的显著优点,因此它在手势识别、健康监测、能量采集、无线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更具体来讲,这种可穿戴电子纺织品是将电子元器件集成到织物形态中的一种纺织品。由于其耐磨性和柔性而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它有两大缺陷,一是在潮湿或水中失去导电性能,二是在高温下易燃。为了开发更先进的电子纺织设备,开发具有超疏水、阻燃和高导电纤维织物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关于开发这种兼具超双疏、阻燃的导电织物的研究仍较少。具体原因是:各类功能修饰剂的作用较为单一,且单一功能修饰剂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有的难以同时使用,有的即使分步处理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双疏阻燃的高导电织物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超双疏阻燃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羟基化的棉织物放入到苯胺与氯仿的混合物中浸渍,然后加入氧化剂溶液,搅拌使纳米聚苯胺在羟基化的棉织物表面反应接枝,得到改性棉织物;
步骤二,将改性棉织物浸泡到银氨溶液中搅拌,使Ag+在改性棉织物表面附着,然后将改性棉织物转移到还原剂溶液中浸渍,使得改性棉织物上的Ag+被还原成Ag;
步骤三,将阻燃改性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混合,60℃~65℃搅拌5min~6min,得到混合液;将经步骤二处理的改性棉织物浸泡于混合液中,搅拌使阻燃剂在改性棉织物表面接枝;
步骤四,将经步骤三处理的改性棉织物浸泡于全氟辛基三氯硅烷与乙醇的混合物中,搅拌使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在改性棉织物表面接枝,然后干燥,得到具有超双疏阻燃高导电织物。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一中,苯胺与氯仿的混合物中苯胺与氯仿的体积比为(10~11):(10~11),浸渍时间为5min~6min。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一中,氧化剂溶液通过以下过程制得:将过硫酸铵加入到盐酸中,配制成氧化剂溶液;其中,过硫酸铵与盐酸的比为0.15g~0.25g:20mL3mol/L,盐酸的浓度为3mol/L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一中,苯胺与过硫酸铵的比为(10~11)mL:(0.15~0.25)g。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一中,羟基化的棉织物通过以下过程制得:将棉织物在双氧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于200W下超声30~35min,然后水洗,烘干;其中,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36%,双氧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双氧水的体积浓度为36~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改性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毛巾后处理生物精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