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壁网格高筋桶形薄壁件脱模一体化模具及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1566.4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4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张铁军;郭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高志瑞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筋 凸模镶块 凸模芯 网格 成形 凸模 外周 一体化模具 薄壁件 竖向筋 多块 环向 筋槽 内壁 桶形 脱模 大型内壁 机械加工 交错排列 桶形构件 逐渐减小 凹模套 厚壁桶 结构件 金属桶 圆筒套 凹模 筋条 铆接 网块 焊接 模具 | ||
1.一种内壁网格高筋桶形薄壁件脱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1)和凹模(2);其中,
所述凸模(1)包括凸模芯轴(11)和多块凸模镶块(12);
所述凸模芯轴(11)的外周的直径从顶端到底端逐渐减小;多块凸模镶块(12)组成一个圆筒套设于凸模芯轴(11)的外周;凸模镶块(12)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向筋槽(122)和若干个竖向筋槽(123),若干个环向筋槽(122)和若干个竖向筋槽(123)交错排列形成若干个网块;
凹模(2)套设于凸模(1)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网格高筋桶形薄壁件脱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芯轴(11)的底端设置有与凸模镶块(12)数量相等的滑块(111),每个凸模镶块(12)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21),凸模芯轴(11)的每个滑块(111)嵌设于相对应的凹槽(1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壁网格高筋桶形薄壁件脱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块(111)的宽度为每个凸模镶块(12)内表面弧长的1/3-1/4,使得在凸模芯轴(11)上升时滑块(111)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壁网格高筋桶形薄壁件脱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1)的横截面从上端到底端逐渐增大,横截面的外侧弧长大于内侧弧长;使得凸模芯轴(11)上升时,所述滑块(111)通过相对应的凹槽(121)向凸模芯轴(11)的中心挤压相对应的凸模镶块(12),从而使得每个凸模镶块(12)能够水平向中心靠拢,避免凸模镶块(12)与内壁网格筋铝合金料分离对筋产生破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壁网格高筋桶形薄壁件脱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筋槽(122)和所述竖向筋槽(123)均具有拔模斜度。
6.一种根据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进行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凹模(2)套于凸模(1)的外表面,将凸模(1)的凸模芯轴(11)与锻压设备的上平台相连接,将铝合金料放入凸模镶块(12)与凹模(2)之间;
步骤二,利用锻压设备的上平台带动凸模芯轴(11)向下运动,通过凸模芯轴(11)的外表面对凸模镶块(12)的内表面的挤压使得凸模镶块(12)水平向外移动,从而使得凸模镶块(12)对铝合金料进行挤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步骤三,当锻压设备达到设定压力后,进行保压,直至铝合金料流入环向筋槽(122)和竖向筋槽(123)内,直至内壁网格筋的成形;
步骤四,当成形完成后,凸模芯轴(11)随锻压设备向上回程,滑块侧表面(1112)对凹槽(121)的侧表面(1212)施加的侧向压力便会转化成水平向心分力和竖直向上分力,由于凹模镶块只能水平移动,水平向心分力压迫凹槽(121)的侧表面(1212)向中心靠拢,滑块(111)的外表面(1111)和凹槽(121)的内表面(1121)之间的间隙逐渐闭合,凸模芯轴(11)的滑块(111)带动凸模镶块(12)水平向中心靠拢,使得凸模镶块(12)与内壁网格筋的自动分离,得到内壁网格高筋桶形薄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锻压设备的上平台带动凸模芯轴(11)向下运动的速度为1~5mm/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设定压力为2000-15000N,保压时间为10~90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内壁网格筋的高度≥3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凸模芯轴(11)的滑块(111)截面投影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增加,同时外端弧长大于内侧弧长,与凸模镶块(12)的凹槽(121)保持间隙配合关系;
滑块(111)的外表面(1111)和凹槽(121)的内表面(1121)之间具有间隙,同时滑块(111)的侧表面(1112)与凹槽(121)的侧表面(1212)之间保持配合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5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