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49407.0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2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包明;李全睿;张胜;王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67/333 | 分类号: | C07C67/333;C07C69/618;C07C69/65;C07C69/73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式 苯基 丁烯 酯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中间体及相关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2‑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酸二乙酯衍生物为原料,在Lewis酸作为促进剂作用下,发生异构化/消除反应,于有机溶剂中在130℃条件下,反应24小时,即到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起始原料廉价易得、无副产物生成,有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性,并且以较高收率得到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利用该方法所合成的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官能化得到各类化合物,应用于天然产物、功能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中间体及相关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到新颖的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脂肪羧酸酯是一类极其重要的结构单元,其在医药、农药、染料、功能材料和香料等领域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反式-4-苯基-2-丁烯酸乙酯可以用于合成医药化合物,[Alexey O.C.,Olga A.I.,Eduard R.R.,Ekaterina M.B.,Igor V.T.,Mikhail Y.M.,Adv.Synth.Catal.2010,352,3179–3184],鉴于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及其衍生化的化合物的重要性,如何高效地合成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于较大的环张力,环丙烷化合物热力学不稳定。环丙烷化合物与丙烯化合物互为异构体,如果环丙烷底物易于得到,通过互变异构的策略,以环丙烷作为底物,则可实现烯烃衍生物的简便合成。热力学角度上,由环丙烷异构成丙烯化合物需要高的活化能,已报道光催化的策略可实现异构化反应[H.E.Zimmerman,A.P.Kamath,J.Am.Chem.Soc.1988,110,900–911],然而这类方法的选择性通常很低;最近,有报道在酸的作用下,三元环化合物通过异构化反应可实现2-苯乙烯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Alexey O.C.,Olga A.I.,Eduard R.R.,Ekaterina M.B.,Igor V.T.,Mikhail Y.M.,Adv.Synth.Catal.2010,352,3179–3184],该方法得到的二酯需要进一步反应合成单酯,这些均为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的高效合成及工业化带来困难。随着人们对C-C键活化反应的认识不断加深,三元环开环异构化反应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三元环衍生物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很多有用的化合物,如果可以以三元环衍生物为初始原料,通过异构化/消除的方法实现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的合成,则可以大大缩短合成步骤,节约合成成本,有利于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的工业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的新颖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合成路线短、底物易得、操作简便,并且收率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2-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酸二乙酯衍生物为原料,在Lewis酸作为促进剂作用下,发生异构化/消除反应,于有机溶剂中在130℃条件下,反应24小时,即到反式-4-苯基-3-丁烯酸乙酯化合物;
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R1选自氢、卤素、烷基、甲氧基、氰基、羟基和硝基;
R2选自氢、甲基和烷基;
2-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酸二乙酯衍生物与Lewis酸的摩尔比为1:2~1:3;
2-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酸二乙酯衍生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mL~0.2mmol/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