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理论和K最近邻算法的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49396.6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8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隋文涛;梁钊;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最近邻算法 对心 分模 能量特征 心电信号 分解 模态 分类 预处理 分类识别 分类特征 样本数据 截取 心脏病 诊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理论和K最近邻算法的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截取已有心电信号作为样本数据;对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对心电信号进行8层的变分模态分解,提取各模态的能量特征作为分类特征;将模态1、2、4、5、6、7的能量特征做为输入,运用K最近邻算法对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快速准确分类,有助于心脏病情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电信号识别领域,通过对心电信号进行能量特征提取,从而实现心电信号分类,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理论(VMD)和K最近邻算法(KNN)的心电信号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重要疾病,往往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被认为是重大疾病发生的征兆。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通过分析心电信号,它客观反映了心脏的活动状态,在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心电信号的分类方法、提高分类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心电信号分类的主要研究有:韩君泽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化和K均值聚类的QRS波群检测算法;Jeen-Shing Wang等人提取R波附近点作为特征,通过概率神经网络 (PNN)对心电信号进行分类;R Benali等人利用小波神经网络(WNN)的方法对五类心电信号实现了分类;颜昊霖等人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DBN)和心电波形采样的心电分类算法等。以上大多数机器分类方法均需在定位波形位置或提取QRS波上投入大量研究,而忽略心电信号能量方面的应用。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K最近邻相结合的心电信号分类算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提取波形的过程,直接截取样本数据,将样本分别进行VMD分解,以各模态的能量作为分类特征,最后运用KNN算法对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分类。
发明内容
为提高心电信号的分类准确率,降低识别难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理论和K最近邻算法的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可以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快速准确分类,具体步骤如下:
(1)截取已有的心电信号作为样本数据。
(2)对所有心电样本进行关于基线漂移和工频干扰的预处理,去除含有基线漂移模态分量,并删除明显的带有50~60Hz工频干扰的模态分量。
(3)因为心电信号的主要频率范围为0.5~100Hz,且90%的频谱能量集中在0.5~45Hz 之间,将VMD分解的层数定为8层,对待分类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8个模态分量,其中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如下:X为心电信号,经过K层变分模态分解得到K个模态分量 {μk}={μ1...μk};每个模态分量的频率中心表示为{ωk}={ω1...{ωk}:,在迭代求解过程中不断更新模态分量及其频率中心,更新步骤(a)、(b)、(c)、(d)如下:
(a)初始化和n为0;
(b)根据下面两式更新μk和ωk,∝为惩罚因子(取值2000),λ为拉格朗日乘法算子;
(c)更新λ,其中τ为噪声因子,τ=0;
(d)如果则停止迭代,否则换回执行步骤(b),ε表示判断约束条件,ε=0.01。
(4)分别计算各模态能量,求解模态分量能量比例特征:
N为采样点数
总能量为:
获取能量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