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包覆Co-MOF中空纳米带、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9340.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7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锁国权;李丹;杨艳玲;冯雷;侯小江;叶晓慧;张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0;H01M4/62;H01M10/054;H01M10/0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电池 负极 材料 co mof 中空 纳米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包覆Co‑MOF中空纳米带、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前驱体碳包覆的Co溶解到乙醇并超声处理得到溶液E,前驱体碳包覆的Co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5~1250):1;S2、将PVP充分溶解到DMF中得到溶液F,其中PVP与DMF的质量比为(500~1000):1;S3、将溶液E加入到溶液F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G,其中溶液E与溶液F的体积比1:(0.5~1.5);S4、将混合溶液G进行纺丝,收集的物质为产物H;S5、取产物H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碳包覆的Co‑MOF中空纳米带;本发明采用的碳包覆的Co‑MoF的中空纳米带结构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导电率、循环性能和比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动力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包覆Co-MOF中空纳米带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现在,绿色和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LIBs)已经在便携式电子和电动汽车中广泛应用,因为它们的能量和功率密度都很高。然而,锂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严重阻碍了未来LIBs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钾离子电池(KIBs)正重新获得更多的关注,因为地球上丰富的钾资源。K+/K(-2.93V vs.NHE)的氧化还原电位接近于氧化还原的Li+/Li(-3.04V与NHE),低于Na+/Na(-2.71V与NHE),使KIBs具有更高的潜力和更安全的使用电压。
碳材料长期以来应用于许多化学和其他领域,包括吸附、催化、能量储存和电子应用。由于碳质材料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开发新的创新技术。因此,近年来,许多多孔的碳质材料,具有微孔或中孔性,或具有层次结构,已成为许多应用程序的有用之处。已经应用了一些技术来制备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热解、化学气相沉积、电弧放电、热液碳化和合成后的MOFs结构。高温热解是近年来制备纳米孔碳的一种技术,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为了提高这些碳质材料的性能,达到均匀的孔隙大小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热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应该谨慎选择。因此,金属有机框架(MOFs)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高温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包覆Co-MOF中空纳米带、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碳包覆的Co-MoF的中空纳米带结构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导电率、循环性能和比容量。金属有机框架可以减小K+嵌入与脱出过程中的阻力,同时金属Co可以增加电池的导电性能,中空纳米带的结构缓解钾离子嵌入与脱出的过程中带来的体积膨胀,从而增加电池的比容量;本发明结合Co-MOF与碳纳米带的结构特征,制备出一种碳包覆的Co-MoF的中空纳米带来提高钾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及导电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包覆Co-MOF中空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前驱体碳包覆的Co溶解到乙醇并超声处理得到溶液E,前驱体碳包覆的Co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5~1250):1;
S2、将PVP充分溶解到DMF中得到溶液F,其中PVP与DMF的质量比为(500~1000):1;
S3、将溶液E加入到溶液F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G,其中溶液E与溶液F的体积比1:(0.5~1.5);
S4、将混合溶液G进行纺丝,收集的物质为产物H;
S5、取产物H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碳包覆的Co-MOF中空纳米带。
优选地,S1中,前驱体碳包覆的Co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硝酸钴溶解在甲醇中得到溶液A,其中,硝酸钴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2.5~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